第88章 扫荡熊仓子(第3页)


 \"明天还去吗?\"赵冬梅小声问曹大林,手上还沾着熊血。


 曹大林看了看天色:\"去,趁热打铁。\"他压低声音,\"北沟那边听说有个大仓子,我爹年轻时打过,说是能装下一家三口熊。\"


 赵冬梅眼睛一亮:\"那得准备更多硫磺粉。\"


 夕阳西下时,一行人回到了草北屯。屯口已经聚集了不少看热闹的村民,孩子们围着熊尸又怕又好奇地打转。王秀兰站在院门口,看见儿子安然无恙才松了口气,转身回屋端出一盆热气腾腾的酸菜炖粉条。


 晚饭后,曹德海把儿子叫到仓房,从梁上取下一个落满灰尘的木匣:\"拿着,明天用得上。\"


 曹大林打开匣子,里面是一把造型古怪的短枪——单管,枪口粗得像喇叭。\"霰弹枪?\"


 \"熊吼子。\"曹德海摩挲着枪管,像是抚摸老情人,\"专打熊仓子的,一枪出去三十颗铅弹,贴脸轰。\"


 曹大林小心地检查这把老枪。木质枪托已经磨得发亮,金属部件却保养得很好,显然老人经常擦拭。他想起上辈子父亲临终前才把这把传家宝交给他,而那时他已经荒废了狩猎手艺,只能把枪当个念想。


 \"装药二两,铅子要泡蜂蜜。\"曹德海低声传授要领,\"打仓子时别急着开火,等熊张嘴吼的瞬间,往喉咙里打。\"


 正说着,院门被推开,赵德柱带着女儿走了进来。两个老猎人见面就互相捶了一拳,然后蹲在墙角抽起旱烟。赵冬梅冲曹大林眨眨眼,从怀里掏出个小布包:\"给,硫磺粉,我爹攒的。\"


 王秀兰热情地招呼赵冬梅进屋吃糖饼,两个女人在灶房有说有笑。曹晓云好奇地围着未来嫂子打转,小嘴叭叭地问个不停:\"冬梅姐,你射熊眼睛时怕不怕?\"


 夜深了,赵家父女告辞回狐狸屯。曹大林送他们到屯口,月光下赵冬梅的眼睛亮得像星星:\"明儿见。\"


 \"明儿见。\"曹大林轻声回应,手指悄悄勾了勾她的掌心,换来一个羞涩的微笑。


 回到屋里,曹德海已经睡下,鼾声如雷。曹大林却睡不着,借着油灯的光亮仔细擦拭\"熊吼子\"。黑箭趴在脚边,时不时用尾巴拍打地面,像是在梦里还在追逐猎物。


 王秀兰轻手轻脚地进来,放下一碗冒着热气的糖水:\"儿啊,趁热喝。\"


 曹大林接过碗,突然发现母亲鬓角又多了几根白发。上辈子他浑浑噩噩,从未注意过父母是怎么一天天老去的。重生这一世,这些细节像针一样扎在心头。


 \"娘,等这趟打完,我想...\"他斟酌着词句,\"我想把房子翻修一下,再起间新仓房。\"


 王秀兰眼睛一亮:\"要办事了?\"农村人说\"办事\"就是娶亲的意思。


 曹大林耳根发热,低头喝糖水掩饰:\"先准备着...\"


 \"早该准备了!\"王秀兰突然来了精神,\"西屋那铺炕得重新盘,窗户也得换新的...\"


 看着母亲兴奋地计划着,曹大林心里既温暖又酸楚。上辈子他直到父母去世都没成家,成了老曹家独苗的遗憾。这辈子,他要让二老抱上孙子,让老曹家的香火旺起来。


 油灯噼啪响了一声,火光摇曳。窗外,三月的山风掠过老榆树,新生的嫩叶沙沙作响,像在诉说一个关于重生与救赎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