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踏上新征途

晨露在草叶上滚动,曹大林蹲在院子里打磨索拨棍。青冈木的棍身已经盘出包浆,顶端包着的铁皮在磨刀石上蹭得锃亮。黑箭趴在一旁,时不时用爪子扒拉颈圈上的铜钱——这是赵春桃新换的\"五帝钱\",说是能辟邪。


 \"哥,带上这个。\"曹晓云光着脚丫跑过来,递上个粗布缝的小口袋。袋子里装着晒干的艾草和雄黄粉,用红绳扎成粽子形状——是王秀兰连夜赶制的\"避瘴包\"。


 曹大林揉了揉妹妹枯黄的头发,顺手把她歪掉的红头绳系正。小丫头最近长高了不少,去年做的蓝布衫已经短了一截,露出手腕上淡淡的冻疮疤。


 \"儿啊,饼子烙好了。\"王秀兰从灶房探出头,围裙上沾着面粉。女人眼角的皱纹比前些日子舒展了些,但鬓角的白丝更多了。她手里捧着个油纸包,里面是掺了松子仁的粘火勺,每个都捏成月牙形。


 曹德海蹲在仓房门口整理装备。老人那把老\"熊吼子\"擦得油光发亮,牛皮火药囊里装着新配的黑火药。最引人注目的是他腰间别着的斧头——榆木斧柄上缠着红布条,是昨晚赵春桃特意送来的\"开山礼\"。


 \"爹,您真要去?\"曹大林接过母亲递来的干粮袋,顺手把五四式插在后腰。


 曹德海\"哼\"了一声,烟袋锅在鞋底上磕得啪啪响:\"老子打猎那会儿,你还在你娘腿肚子里转筋呢!\"老人说着从怀里掏出个小布包,里面是晒干的熊胆粉,\"吴铁山给的,止血比啥药都灵。\"


 日头刚爬上树梢,屯口已经聚集了二十多号人。除了曹大林、刘二愣子和赵春桃这些年轻人,还有吴炮手带着的五六个老猎人。最扎眼的是魏铁军——他今天没穿警服,换了身劳动布工装,腰里别着把军用匕首。


 \"都到齐了?\"曹大林环视众人。他今天特意穿了件新做的蓝布褂子,肘部用鹿皮打了补丁,既耐磨又不影响拉弓。赵春桃的手艺比王秀兰差远了,针脚歪歪扭扭像蜈蚣爬,但莫名让他觉得踏实。


 刘二愣子清点着装备:十二杆猎枪,五把索拨棍,三捆百米长的麻绳,还有屯里铁匠刚打的二十把开山刀。他腰上那个帆布包里鼓鼓囊囊的,装着张翠花连夜赶制的二十个粘豆包。


 \"走着!\"吴炮手一马当先,老猎人的背影在晨光中像棵不屈的老松。他肩上那杆双管猎枪是县武装部特批的,枪托上刻着七道杠——代表打死过七头熊。


 队伍沿着新开辟的山路前进。这是承包林地的边界线,每隔五十米就得在树干上砍出标记。曹大林握着开山刀走在最前面,刀刃劈开荆棘的\"咔嚓\"声惊起了几只山雀。


 \"停!\"他突然举手示意。前方十步处的草丛有片不自然的倒伏——不是野兽踩的,而是人为拨开的痕迹。蹲下身细看,腐殖土上留着几个清晰的鞋印,鞋底花纹很特别:前掌是波浪纹,后跟却是五角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