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参籽金黄(第2页)

人们蜂拥去挖黏土。徐炮抡镐头时砸到硬物,扒开来竟是块石碑——是那半截无字碑的底座!上面刻着满文图谱,画的正是参籽采收和贮藏之法。

"老祖宗早安排好了!"吴炮手激动得烟袋直抖,"啥时候收籽,啥时辰晾晒,用啥器具装...写得明明白白!"

最神奇的是贮藏法:参籽要混着柞木炭和熊毛存放,埋在地窖三尺下。人们依样做了,半月后开窖,参籽竟发出嫩芽!

"自然催芽!"林为民捧着芽籽手直颤,"省了沙藏工序!"

好事成双。邮递员老张又送来厚厚一沓信——全是各地林场寄来的,要换草北屯的参籽。附带的交换清单看得人眼花:大兴安岭的落叶松籽、小兴安岭的红豆杉苗、甚至海南的油棕种...

"换!都换!"徐炮大手一挥,"咱也搞个百草园!"

只有曹大林盯着那堆信发呆。他发现所有来信都盖着同样的收发章——省农科院的转递章。傅教授在暗中铺路呢。
 

参籽换回来的不只是树种。大兴安岭捎来貂皮,小兴安岭指带猴头菇,海南居然寄来捆咖啡豆!屯里开了眼界,妇女们学用咖啡渣除虫,老爷们试抽棕榈烟,孩子们分到平生第一块椰子糖。

这日晒场来了不速之客。几个穿西装的人举着相机乱拍,领头的硬要买参籽:"外汇结算!每斤这个数!"他比划的手势够买十斤人参。

"不卖。"曹大林一口回绝。

"嫌少?再加三成!"

"加十成也不卖。"曹大林指向屯口的盟约碑,"参籽是山神的种,只换不卖。"

那人悻悻走后,林为民突然发现相机架下有亮片——是窃听器!拆开一看,里头藏着微型芯片。

"商业间谍!"刘工气得胡子翘,"想偷咱们的育种数据!"

防盗成了头等大事。徐炮带人守夜,赵春桃在晒场周边种刺玫,曲小梅更绝:往参籽里掺了假籽——看着一般,种下去只长草不开花。

最绝的是曹大林。他把真参籽分三处藏:明处的晒场放三等籽,地窖里藏二等籽,一等籽则交给白爪和母熊——它们把籽存在老坟场的石缝里,那儿辐射值反而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