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匈奴贼来(下)

第二十七章匈奴贼来(下)

“你阿爹中风卧床已有一年多!”阿娘言语柔软,我听着却是骨鲠在喉,难以咽气。

“爹!”我扑到阿爹面前,“孩儿不孝……不孝……无怪不得入家门,无怪你们不愿居我安置宅院,宁愿守着这老家……”我曾潜心安排,定时为父母寄来钱币,安排新室,父母却不愿乔迁,原是那时他们便认定我犯了错。

隆冬天,桃符招,家家户户换新颜,我却沉寂在悲伤中。阿爹竟未撑得来年开春,溘然长逝。前一日难得出了暖阳,我撩开窗帘,阿爹眼珠似有转动,我对着他频频眨眼,嘴角勾笑。

怎料会如此?身如刀剑被锻作两段,震得发麻,痛到透骨。风雪呼号,不住往骨子里钻,我仰望苍穹,只觉长空欺人,压迫天地。

我好似疯了般,举剑在雪中乱舞,剑气凌厉,披靡所向,肃杀之意不下湟水畔修罗卫青。

飘雪也带着劲力,逆袭向天飞去,我一剑剑挥斥,雪花却又扑簌落下,轻浮于我面上,化水凝冰。我咬牙切齿,也知自己就算耗断筋脉,也改不得落雪之姿。

我呜咽长啸,惊得静默的阿娘回神。

“丹心。”自我归来,母子二人间并无多言语,听得她唤我,我愣愣转眸。

阿娘走向我,伸手抽出我握在掌中的剑,阿娘的手触及我手心,发丝抵住我的脸颊,我再也控制不住,紧紧抱住阿娘,圈紧阿娘肩膀,紧紧依恋着她……

算日子,伊稚斜该到长安了……

杨柳吐新,秀色新开,又是一年春好处,烟柳满皇都。渭水边侧,阿娘浣纱,我漂藿叶。春江水暖,江上白鸭成群,嬉水打闹,随波漂游。

我看得入神,眼神飘忽至渭桥之侧,桥下正有一座画舫,雅致华丽,正缓缓向我驶来。

忽地心口一窒,似被针扎了般。我擡头往上望去,渭桥之上正立着一人,身板阔绰,鹤麾高帽,身似神塑,目光投得极远,眼眸锐利阴鸷!

我紧着牙关,恨得切齿!竟是他——大蠡王伊稚斜!

他并未久停,便策马走开,我目光尾随,直勾勾望着。阿娘诧异,提点道,“丹心,谁人?若是识得,不如赶上去探探。”

“我怎会识得呢?”我欺瞒阿娘。

“看那人装束,似是匈奴人。”阿娘欲言又止,“还是莫要生事的好!”

“是!”我咽气应答,阿娘哪知我心头愤恨?那人非是一般的匈奴族人,他是我仇人伊稚斜,也是匈奴最有权势的王。

他若不死,我誓不罢休!我攥紧拳头,鬼使神差地跟了去,阿娘未吱一声,我独行渐远。待行过渭桥,我才恍然顿悟,可探头往江边望去,阿娘已不见了踪迹。

我壮胆前行,呼出飞红巾,沿着大道奔驰行去。

北构西折,他所往路径,正是去往骊山。骊山色泽苍黛,美如锦绣;渭水逶迤曲转,银蛇横卧;始皇封冢环抱其间,巍峨壮观;脉脉温汤细出石间,氤氲水雾,蒸笼云间。

牡丹汤、海棠汤、芳华汤、尚食汤和星辰汤,此为骊山五处温泉池。牡丹汤、海棠汤供于贵妃丽嫔,臣子得食尚食汤。星辰汤池依山而筑,南壁为山,北壁呈川形,日月洞天,承天雨露,专为天子所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