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二度变节(一)(第2页)

赵信自是不服,多次请命皆被卫青拒绝,我也恼卫青,当面冲撞,“赵信身作骠骑将军,位仅次于大将军,将军不肯让其开道,莫不是怕其争得头功?”

“放肆!冒失之言,蓄意挑衅,你这番话,可获一百军棍!”卫青眼眸如锋,毫不留情地逼退我。

“赵信执意要为先锋,求赐军令状!”赵信单膝跪地,斩钉截铁道。

“骠骑将军赵信听令。”卫青冷着脸扫我一眼,果决下令,“骠骑将军赵信统率五千精兵,会同右将军苏建三千轻骑,继续北进,深入虏庭;中将军公孙敖、左将军公孙贺分从左右两翼策应;大军主力由我统帅推进。战则从速,合力破敌。”

赵信大部北上,匈奴避而不战,急速退兵,我乘势出击,追逐匈奴残兵,斩杀数人于马下,匈奴溃败,自相蹈藉而死,我欲再度追击,却听得鸣金收兵号令。

卫青不但不追击,还下令大军后撤百余里,安扎边郡一带休整。

“能得小胜,鼓舞军心,岂不很好?”我质疑卫青,为何不乘胜追击?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卫青双睛眯作一条细线,像极狡猾的狐貍,“将营地往前推进十里,并不见得能占据天时地利,反而会拖累粮草辎重,非良策也。”

“丹心受教。”他说得极是在理,顾虑周到,他可真不愧为大将军,汉军的最高统帅。我仰视着他,二人不经意间对视,都有一瞬失神。

“莫要让我挂忧,若再像今日这样,有所闪失,你该如何担当?”本是教唆我的话,听着却极是温柔,我望着他的眼神,如有春光,极是和煦。

“定会护己周全。”我自觉愧疚。

大军驻扎两月,军民安心实边。忽一日风云骤起,大将军卫青急令大军推进,十余万骑兵,狂飙猛起,长驱直入,从定襄北进数百里后,安营扎寨。

我随赵信继续北上,渐出草原,远离大营,往大漠深处行进。

兵至燕然山下,依旧觅寻不得匈奴大部,赵信调拨五百军士列阵蒲奴河口,护全水源,又令余下士兵屯聚山中。

“若在山口下寨,可防匈奴大军突至,遇运粮小队,可借机生擒问讯,为我所用!”我对赵信提法,颇有微词。

“此山侧开一边,四面皆不相连,且林广壑布,可防匈奴奔袭。兵法有言:凭高视下,势如破竹。彼军一入山道,众起杀之,必可杀他个措手不及,毕其功于一役!”

“此计太过冒险,可否容丹心在山口下寨,若贼兵至,可与大哥呼应夹击,令其腹背受敌。”我思量再三,仍觉欠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