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一张地图引风波!(第2页)

 他颤抖着手,缓缓地展开。

 神图!

 这绝对是神图!

 虽然被揉皱了,但上面那玄奥的线条和符号,依旧散发着一股让他心悸的气息!

 拓跋真如获至宝,将地图小心翼翼地叠好,揣进怀里,然后用最快的速度,消失在了山林之中。

 林安因为找到了一个风景优美、空气清新的“天然厕所”而心情大好。

 就在北莽王朝的密探,因为一瓶酱油和一张地图而陷入自我怀疑的时候,

 大骊王朝内部,一场由林安引发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

 文庙。

 浩然天下读书人的圣地。

 齐静春一袭青衫,站在议事堂前,神情平静。

 成为文庙的坐镇圣人之后,他开始着手推行一些他构思已久的举措。

 开启民智,教化万民。

 他要让读书,不再是世家门阀的专利,要让最底层的百姓,也有识字明理的机会。

 这个想法,无疑触动了许多旧势力的利益。

 议事堂内,争论不休。

 “齐先生,此举耗费国帑甚巨,恐非国家之福啊!”

 一位来自顶尖书院的老夫子,抚着胡须,满脸不赞同。

 “是啊,自古以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若是人人都读书,谁还去种地?谁还去做工?天下岂不大乱?”

 附和之声,此起彼伏。

 齐静春静静地听着,没有反驳。

 等所有人都说完了,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耳中。

 “诸位所言,皆是老成之言。”

 他先是肯定了对方,然后话锋一转。

 “但,吾友林先生,曾与我论及此事。”

 林先生!

 这三个字一出,原本嘈杂的议事堂,瞬间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齐静春身上。

 那位连国师崔瀺都敬佩不已,连皇子宋构都要执弟子礼的“林先生”,对这件事,又是何看法?

 齐静春的目光,扫过全场。

 “先生曾言,‘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他还说,‘想要马儿跑,就得给马儿吃草’。百姓是国家的根基,根基不稳,何谈大厦将倾?欲求国富民强,必先开启民智。”

 “至于诸位担心的,人人都读书,无人去劳作。先生亦有高见,他称之为‘普及基础知识,鼓励创新思维’。让农人懂得天时地利,让工匠懂得奇技淫巧,这难道不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吗?”

 林安的原话,其实是:“这帮老古董,脑子都僵化了。九年义务教育懂不懂?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懂不懂?没文化,国家怎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