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北莽的学术风暴!(第3页)

 一番解读下来,几位学生恍然大悟,眼中充满了对林安的无限崇拜。

 原来,圣贤之言,并非一定要引经据典,辞藻华丽。

 最朴素的话语,往往蕴含着最深刻的道理!

 齐静春心中更是感慨万千。

 与林先生相交越久,他越发觉得自己过去所学,都困于形式,流于空谈。

 而林先生的每一句话,都像是锋利的刻刀,直指事物的本质,剔除所有繁文缛节,只留下最核心的道。

 “传我之令,”齐静春神情肃穆,

 “将先生此言,刻于石碑,立于各地学宫门前,令天下学子,日夜诵读,时时自省!”

 随着齐静春不遗余力地“推广”,林安的“圣贤之名”愈发响亮。

 一股无形无质,却又真实不虚的力量,开始在天地间汇聚。

 那是“教化万民”所产生的宏大功德。

 这股功德,如百川归海,大部分都越过山川江河,无声无息地,朝着那间小小的杂货铺汇聚而去。

 它们化作淡淡的、肉眼不可见的金色光晕,如同最温柔的春雨,悄然融入了林安的身体,滋养着他的神魂。

 正在后院躺椅上,思考着晚饭是吃红烧肉还是炒青菜的林安,忽然打了个惬意的哈欠。

 “奇怪,今天感觉……精神头好像特别足?”

 他挠了挠头,完全不知道,自己正在被整个天下的“功德”强行“投喂”。

 大骊王朝,皇城,钦天监。

 观星台顶,一名白发苍苍,身穿八卦道袍的老者,正死死地盯着眼前那座巨大的青铜观龙仪,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骇。

 观龙仪,乃大骊开国之君,集天下奇珍异宝所铸,上可观星辰之变,下可察龙脉之气。

 数百年来,观龙仪中央那代表着大骊国运龙脉的指针,都如同死物一般,纹丝不动,甚至还隐隐有向衰位偏移的迹象。

 这,也是历代大骊皇帝最大的心病。

 可就在刚刚,就在一炷香之前!

 那根沉寂了三百年的指针,竟然……动了!

 它虽然只是极其轻微地、几乎难以察觉地,向着盛位,偏移了一丝丝!

 但它确实是动了!

 “快!快去禀报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