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年终总结大会?

 年末,大骊京城落了第一场雪。

 雪不大,细细碎碎,落在国师府的黑瓦上,很快就化了,只留下一片湿漉漉的深色。

 书房内,却温暖如春。

 一炉上好的银霜炭,烧得没有半点烟火气。

 国师崔瀺,坐于主位。

 他面前的长案上,没有奏章,没有公文,只摆着一杯尚在冒着热气的清茶。

 下方两侧,坐着几个人。

 每一个,都是跺跺脚能让京城乃至大骊王朝抖三抖的人物。

 大骊储君,宋构。

 文庙圣人,齐静春。

 符道大家,阮师傅。

 城中神医,孙老头。

 甚至还有那个从泥瓶巷走出来的少年,陈平安。

 气氛庄重,近乎肃穆。

 崔瀺轻轻放下茶杯,环视一圈,声音不高,却清晰地落在每个人耳中。

 “诸位,今日请你们来,非为国事,也非为私事。是为了一件,比国事更重要的事。”

 他顿了顿,目光深邃。

 “是为了总结、领会那位林先生,在过去一年里,给予我们的启示。”

 储君宋构正襟危坐,神情前所未有的专注。

 齐静春面色温和,点了点头,似乎对此议题早有思量。

 陈平安则有些紧张,双手放在膝上,紧紧攥着。

 崔瀺看向那位以一手精湛符箓闻名京城的阮师傅。

 “阮师傅,你先说。”

 阮师傅是个干瘦老者,闻言站起身,对着崔瀺,也对着在座众人,拱了拱手。

 “不敢说领会,只说一点浅薄感悟。”

 他声音沙哑,带着一丝激动。

 “自从小人有幸,得见那块‘天地人和’铁片,便日夜揣摩。初时,只觉其材质普通,刻工寻常,但其中蕴含的道意,却浩瀚如烟海。”

 “天地人,三才也。先生只用最简单的笔画,便将这三才归于‘和’之一字。这哪里是符,这分明是道!是大道至简的至理!”

 “小人受此启发,摒弃了以往繁复的朱砂、符纸,尝试以心意引动天地之气,刻符于顽石、朽木之上。虽十不存一,但偶有成功,其威力,远胜从前!”

 他说完,满脸红光,像是参悟了什么绝世秘法,重新坐下。

 崔瀺微微颔首,又看向那位被誉为“活菩萨”的孙老医师。

 “孙神医,你呢?”

 孙老头一身布衣,胡子花白,他站起来,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