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君侧(第2页)
皇帝一怒之下扫落了案上的奏折,连带着茶盏摔落在地,茶水溅了一地,屋内针落可闻,除帝王外的所有人各个低头含胸,眼观鼻鼻观心,无人敢再发出任何声响。
翎王!!!
陛下息怒…!
大臣们慌忙跪下。
就连一旁的太监宫女们也都吓得浑身一颤,跟着跪了一地,他们各个缩着脑袋颤着身子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
皇帝眼底猩红目眦欲裂,他从牙缝中挤压出这两个字后,陈疴多年的身体再也忍不住咳到帕子上染上了丝丝血迹。
陛下!
御医!快!喧御医!!
一时间宫中乱作一团。
与此同时的宫外,就如同上奏的那样,起义的人群已经不是如今的朝廷可以轻易镇压住的了。
自从当年皇帝除掉了护国大将军,一并处决了翎王后,朝中武将无不震惊。
那些武将与文官不同,无论平日里关系是否融洽,因为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都是极其血性的直肠子,也更易体会到唇亡齿寒,兔死狐悲。
无论是平时与之交好的还是略有龃龉,无不皱眉。
除去其党羽,冒死谏言的官员,余下的亦早就所剩无几。
云国至此武将与文官不同,等到皇帝再想要迅速提拔与之不相上下甚至远在之上的,难。
皇帝第一次真正不得不面对如今的云国内忧外患的事实。
当日,皇帝宣召了众多大臣进宫,一并被宣进宫的还有当朝太子与他其余的三个儿子。
……
翎王未死的消息的确在民间传的沸沸扬扬,引起了轩然大波。
同时也让被朝廷倾轧多年的百姓感到终于见到了曙光。
霍翎派去边关的人传回消息,周边虽没有大动作但根据他们的探子回报,匈奴之前蠢蠢欲动的确是要有所动作,只不过现在听说翎王的消息后不知为何一时也暂停了动作,短时间内应该是会停滞按兵不动。
按理云国内乱,皇位不稳时正是他们最好的时机,可正因为混乱中死而复生的翎王让他们重新打起了盘算。
敌国将领很多都曾与翎王交过手,平心而论,如果不站在敌国的立场,这位在他们心里显然是最好的帝王人选。
对云国这位翎王,各国君王是又爱又恨,爱来自于惜才,恨则更想当然。
翎王自小文武双全,用兵如神,手下的黑甲军更是战无不胜的骁勇铁骑。
他手下的将领各个骁勇善战,且善谋略,那些将领就曾在翎王手下吃过不少亏。
因此当年云国的那位昏君除掉翎王时,他们是既畅快又唏嘘。
当年若不是被翎王跟云国的大将军打到实在没有办法再入主云国,必须要休养生息几年的话,岂会让机会白白流失,势必要杀入宫廷取下那狗皇帝的项上人头!
就连老天都看不过去,那狗皇帝惹怒众怨,云国内乱,上天再次给了他们又一次机会!
翎王!又是翎王!他居然还活着!
遥远的草原一望无际,一顶白色挂旗的毡房内传出道怒吼,紧接着是强而有力的大笑,那笑声阴森可怖听的让人瘆的慌:好!我倒要看看,这一次他该怎么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