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第61章 钱不够花

 张学强一丝不苟精细入微地对照,两边果真能对上,就连印章上面的裂痕都一丝不差。

 他这才放了心,长长出了口气,没错这是金农的私人订制砚台。

 金农,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印皆精,风格独特,不拘成法,以创新艺术风貌闻名于世。

 他的“漆书”别具一格,用笔似漆帚刷写,粗细对比鲜明,拙朴厚重又率意天真,尽显其独特艺术个性与反叛精神。

 砚台随形石边留天然石皮,砚池旁瘦竹被墨垢盖得只剩影子,竹叶刀锋凌厉如金农画笔触。

 张学强想起,金农晚年落魄,常刻字于砚却不清理,墨汁渗进石纹成伪装。

 他捧砚对光看,“鱼脑冻”石质在墨垢剥落处泛白,像蒙尘月亮露脸。

 方才平平无奇的石头瞬间有了魂,仿佛能看到那个布衣高帽的老疯子,在扬州书斋磨墨骂世,任墨汁与字垢纠缠一生。

 这方承载着金农手泽与独特艺术印记的端砚,因他的大名而更显珍贵。

 每一丝墨痕、每一处刻字都仿佛在诉说着那段传奇的艺术过往,散发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艺术魅力。

 金农的《花果册》曾在2016春拍中以4830万元成交。

 而他的十六开《墨梅册》在二五年拍卖中,以2990万元成交。

 他的其它作品也都卖价不低,一直是收藏家的追捧之物。

 张学强以专业眼光来看,这一方金农私人订制砚台,将来上拍的话,至少也是七位数起拍。

 怪不得能引起白雾的退去。

 目前他收购的东西之中,砚台的价值绝对稳居第一。

 张学强小心翼翼将砚台收在了橱柜里,又把意识放在了那一箱子铜钱之上。

 铜钱锈蚀严重,都听脏的,他不想弄脏了桌子,就倒在了仓库门口的空地上。

 先挑出来那七八枚不值钱的银圆,扔回仓库的角落里。

 然后他用意识开始分离那些因锈蚀粘连在一起的铜钱。

 在这个过程之中,他也在仔细辨别每一枚铜钱,生怕放过那一枚引起白雾退去的宝贝儿。

 清理铜钱可是个细发活,要是在张学强重生前行里人都用草酸洗,或者细目砂纸打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