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这背后的主谋,是谁呢?

 尚书台的一众公卿最终还是随着宣璠去未央了。

 不是他们想跟着宣璠的节奏走,而是“宣璠”此刻就是政治正确。

 朝中的大臣们和李傕不一样,他们皆士族出身,不依靠兵马军械立世……而是靠着更加恐怖,威力更大的东西左右天下格局。

 声望和垄断。

 而这两样东西,普遍情况下都要捆绑政治风向。

 一路上,淳于嘉、张喜、杨彪等为首之人,都在细思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这些人都非等闲之辈,他们考虑的事无非两点,一是天子乘着李傕和郭汜不在长安,重掌大局的可操作性,另一件就是帮助天子成事之人究竟是何人。

 天子纵聪慧,也不太可能做出如此果决的判断。

 这里面一定有一个主谋,而这个主谋则是个智勇双全的大能人啊!

 是宣璠……?

 淳于嘉,张喜,杨彪在心里一起给他打了个大叉叉。

 就他?吹牛逼了……

 此人或许有资格能够参与其中,但绝非幕后主使。

 那会是谁呢?谁才是天子幕后的推手?

 三位大佬不由陷入一阵苦思之中。

 是董承……还是樊稠?

 应该是这两个的其中一个。

 至于那羽林郎刘翊……

 哈哈,区区一介孺子,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

 ……

 “叔父!”

 一阵高声的呼喊,引起了董承的注意力,他转过头去,正好看到刘翊带领一队人马向自己奔来。

 董承刚刚按照计划,收服了七门。

 刘翊之所以选择去抢羽林监骑士,而没选择抢夺七门,是因为两军的战力相差太多。

 骑兵,在大汉是最珍贵的存在,特别还是羽林骑这样的精锐骑兵!

 他要将羽林骑培养成自己的班底,日后想办法带走。

 至于守护宫门的士兵,好像没法操作。

 董承自然不知道刘翊在想什么。

 现在的董承春风得意,心情着实是好的很。

 “贤侄儿,何以来此?”董承笑呵呵的上前。

 刘翊拱手:“叔父,七门可曾收服?”

 董承捋着自己下巴上的短髯,很是得意:“侄儿放心,大事定矣,如今七门皆在吾掌控之中!不从君王者皆已关押!”

 刘翊抚掌叹道:“真不愧是叔父啊,天子果然没看错人!”

 “此间既已事了,叔父且速速随我前往未央正门,想来朝臣们已经去拜见陛下了!”

 董承听到这,顿时露出喜色。

 如今朝中诸事,还是需要朝中的那些大佬们主持的。

 自己今后若想成为外戚之首,首先还是要和这些人交好!

 远的不说,单说何进,若无汝南袁氏的支持,他那个大将军之位,未必稳固。

 “好侄儿,既是群臣面见天子,你我不可在此闲置,亦当速去!走、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