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永不入仕

 此时,太史慈正被捆绑,蹲坐于一处帐篷内。

 他低着头,脸上充斥着伤感、矛盾之情。

 他的心,在滴血!

 适才交战时,黄忠、庞德、马岱、刘磐等人轮番骂他太史慈乃是背主之贼,是大汉的叛逆。

 他们的话,深深的刺入了太史慈的心中。

 太史慈能不明白他放弃了刘繇,转投孙策,在大义上站不住脚吗?

 说实话,他当然清楚!

 孙策攻略江东,攻打朝廷置官的不义之举,所有人都能看的明白。

 但太史慈心中有侥幸心理。

 他觉得,大丈夫生于乱世,自当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

 孙策做的事,虽一时会被世人认为是污点,但在成就功业,拿下扬州之后,这些污点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散。

 哪怕就是朝廷,尚书台,也会为了安抚孙策,而下诏承认孙策的合法地位。

 到时候,他的所作所为,也就合法了。

 太史慈就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想赌一赌。

 可是,当别人指着他的鼻子,骂他是“汉贼”的时候,太史慈的心态着实有些绷不住了。

 适才在战场上,他甚至在一时间之间陷入了迷茫。

 说实话,他后悔了!

 真的后悔!

 一失足,再无回头路!

 太史慈深吸口气,稳住了自己的心态。

 不知一会,他是会被押解去见此营中的主将,还是会被押解到彭泽见刘繇。

 这两个人,不论见谁,太史慈都无颜面对。

 他希望自己被立刻斩首。

 可是,这可能吗?

 刘家人,会放过这个羞辱自己的机会吗?

 就在太史慈心痛迷茫之时,就见张既走进了帐篷。

 “足下就是太史子义吗?”张既开口询问道。

 太史慈仰起了脸,急道:“某家便是太史慈,还请足下速速斩我……”

 张既笑道:“某乃是镇东将军麾下的掾使张既,今奉镇东将军之命来见君,镇东将军说了,太史君与他乃同乡,既有同乡之谊,那镇东将军就不能害了君之性命。”

 “今特使我来放太史君走。”

 这番话说出来,太史慈呆住了。

 “放我!?”

 捉住他的这个人,果然就是刘繇的那第三子刘翊,现为朝廷的镇东将军的那个……

 可问题是不管对方是谁,他竟然不杀我,还要放了我?

 就在太史慈迷茫不已的时候,张既开口继续道:

 “镇东将军要我给太史君带话,他代表他的父亲向太史君致歉,将军说了,刘氏与太史一族皆为同郡人,同乡之谊犹胜手足之情,可太史君因为身份,在刘公的账下一直不得重用,此事乃刘氏之过……而君以此为理由,而改投他人门下,也情有可原,将军对此事非常惋惜。”

 “但这毕竟是刘使君不识贤才所致,所以将军觉得此事也怪不到太史君头上。”

 这一番话说出来,太史慈的眼泪瞬时间就流了下来。

 “我、我……你……你们为何不杀我,为何要对我说这些啊……啊啊啊啊!!”

 张既叹了口气,继续道:

 “另外,镇东将军觉得,太史君离开了刘使君虽无不妥,可若为了成就功业,就投向那些攻略汉家城池的贼人,这就未免丢了东莱人的面皮了,且得不偿失。”

 “今镇东将军代表朝廷南征,捉到了太史君,本当以叛贼论处,就地斩首,可一旦如此做,就彻底坐实太史君叛贼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