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以工代赈 (第2页)
“陛下,此名恐怕……”萧景宏忍不住提醒。
“名者,代号耳。”夏紫月淡然道,“前太傅周文渊,其行不端,其心不正,玷污此名。新太傅周文渊,朕望他能以清正学问,涤荡污名,正本清源。名字相同,不代表路会相同。陛下以为如何?”她目光平静地看向萧景宏,带着无形的压力。
萧景宏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升起。涤荡污名,正本清源……她是在用这同名同姓的任命,宣告对旧有势力的彻底清洗和重塑!他还能说什么?只能躬身:“陛下圣明,臣……无异议。”
翌日,大朝会。
金銮殿上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周文渊“病重”免职、三司会审吴启良案、赵明诚破格擢升户部左侍郎、翰林周文渊接任太子太傅……一道道旨意如同巨石投入深潭,激起千层浪。周党残余势力面如土色,噤若寒蝉。清流一派则难掩振奋,看向御座之上那道明黄身影的目光,充满了敬畏与希冀。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内侍尖细的嗓音在殿内回荡。
“臣,户部郎中孙有禄,有本奏!”一个面色焦黄、身着洗得发白官袍的中年官员出列,声音带着急切,“陛下!江北三州去岁水患,今春又逢倒春寒,灾情反复,流民日增!虽已按旧例拨发赈济钱粮,然杯水车薪,且……且恐有贪蠹中饱私囊,灾民嗷嗷待哺,恐生民变!恳请陛下圣裁,速派得力干员,彻查赈济,增拨钱粮,以安民心!”他说完,深深叩首,额头重重磕在金砖上。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响起一片嗡嗡议论。江北灾情,一直是周文渊一系把持的“肥肉”,其中猫腻众人心知肚明,只是碍于周党势大,无人敢捅破。如今周党倒台,这孙有禄才敢当庭喊出来。
龙椅之上,夏紫月神色不动。她目光扫过殿下垂首站立的赵明诚,这位新任户部左侍郎立刻心领神会,出列奏道:“陛下,孙大人所奏灾情,臣在翰林院时亦有耳闻。旧有赈济之法,常为官吏层层盘剥,十成赈银,灾民能得三成已是幸事。臣以为,当务之急,除派员彻查贪腐外,更需革新赈济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