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江别鹤父子的结局,均田(第3页)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这天下是百姓的天下,而非什么赵家人的天下。
朕得天下是百姓的选择,更是历史的选择”
随后,慕容复便讲出了前世学到的修昔底德陷阱和王朝兴亡的规律。
“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
古时候的战国时期,如今的大宋和大辽、西夏都是如此。
一旦战争起,便会无数百姓死伤,血流千里,遍地尸骸。
但朕有办法不费一兵一卒,就将这些国家变成一个大大的国家。
东起渤海,西到喜马拉雅大雪山
不,还要更大,更广,那黑海地中海都会连成一片,甚至于海外的新大陆”
此刻,台下的大臣们已经缓了过来,也能说话了。
有些大臣听到慕容复所描绘的宏图伟业,一时间痴了。开疆拓土,从古至今都是一位君主一代臣子最伟大的功绩,他们何尝不想呢?
其中一位看起来就很凶的一字眉老人说道:
“贼人!你莫要诓骗我们,这怎么可能实现?”
慕容复淡淡说道:“呵呵,你以为我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一旁的童贯立马接话道:“陛下的武功天下第一,已经到了武道宗师的境界,可凌空而行,屠杀杀灭千军万马。
呵呵,你这老头不懂武道便不要出来丢人现眼。
你可听说那汴京死伤的数千禁军?
那是陛下不到一炷香时间便杀的。
捏死你们就和捏蚂蚁一样简单。”
下面有的臣子知道武林高手确实是来无影去无踪,甚至可以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
但童贯说什么直接一人杀灭万军他们还是心中有困惑。
但心中也有了一丝的相信。
特别有些官员,对于慕容复所说的大一统,有着特别的期许。
慕容复又说道: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王朝到最后都是因为土地兼并,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再遇灾年,百姓活不下去了,有人举旗,登高一呼!
便有千万流民、灾民变为流寇、大盗,一路进这汴京皇城,杀了你们的头,夺了你们的家产。
随后给百姓土地,直到土地再次兼并。
但我却有跳出这兴亡的办法
想辞官的现在就可以走了,现在不走,听了以后就走不了了。”
官员们听慕容复讲的头头是道,他们也非常想知道这方法究竟是什么。
他们自然知道土地兼并的坏处,这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但解决办法却没有一个可行的,只是有许多官员还一直嚷嚷着恢复周礼但怎么恢复呢,只是空谈罢了。
他们面面相觑小声交流了一会儿,却没有一个肯走的。
慕容复点了点头,让童贯将院子中的士兵、太监出去。
随后说道:“那就是土地不再私有。
天下均田!”
此话一出,官员们更是议论纷纷。他们自然知道这均田是什么意思。
均田是从北魏出现的,后面隋唐有所继承,听起来很好,可以防止土地兼并,但最终还是失败了。
原因有很多,一是因为这个制度说的好听,但根本没有执行彻底。哪怕是在执行最好的关中地区,大概也只有三分之一的男丁能够分到土地。
二是因为,均田是手段,不是目的。封建君主其实不在乎百姓是否过得好,只是想在建立王朝的时候,拉拢人心恢复生产。
三是因为均田制分为可以买卖的永业田和不能流转买卖的口分田,贵族手中有大量的私田,这部分是不可能收回公有的。
而那些公田,虽名义上为国家所有,但在权力垄断、制度腐败、土地稀缺的综合作用下,最终与私有土地一样被兼并。
那些国家中的食利者,却成了挖国家根基的真正的窃国贼
但慕容复却不怕,因为他手上有刀,有斩断任何贪官污吏脖子的快刀!
真理就在刀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