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字越少,事越大(第2页)

 这陈虚的寥寥数语,竟是直指修行关窍!

 徐昭缨则心头一跳,眼中异彩连连,身子轮廓竟模糊了几分,但马上重新凝聚,其他人心情激荡,倒是不曾发现。

 甚至就连姜鹤与其他七人,虽忐忑不安,懵懵懂懂,听了几句,也觉珍贵。

 须知,后世每一句修炼要诀,都是前人在漫长岁月中,用血泪铺就的最优解,越是精简,越是珍贵!

 字越少,事越大!

 “考评到此结束!”吕涵突然起身,在众人惊愕目光中指向内堂:“陈虚,随我来!”

 姜鹤瞪圆双眼,喃喃道:“陈兄……这是要翻身了?”

 吕涵突然想起什么,朝徐昭缨一招手:“昭缨,你也来。”随即冷声下令:“今日所有考评者,一律看管起来,不可与他人接触!”

 姜鹤等人顿时面色一白。

 吕涵已转向李本计,低语道:“李道友该听得出这口诀的价值,想来是不会乱传的,这事老夫要禀报公主,李道友,你若还要拦,那等会与你说话的,就是定波君、正霜君了。”

 李本计脸色阴晴不定,但终究没有再出声。

 待三人离去后,他猛地攥紧拳头。

 “陈虚明明根骨已废,悟性怎还如此惊人?”他眼底闪过一丝悔意,“莫非我因那人之言,心存成见,看走了眼?”

 .

 .

 檀香缭绕的内室中,有一座画着旭日竹林的屏风。

 屏风前,吕涵笑容和煦地为陈清斟茶,与在前厅时判若两人。

 “陈小友对初辟境的见解,当真令人耳目一新。”茶盏轻推间,老者眼中精光闪烁,“你虽灵骨被废,但这份悟性着实令人惊叹,若将这些体悟系统整理,或可为传世之说。”

 陈清余光扫过徐昭缨怀中的画卷,口中道:“不过是些零碎感悟,偶然得之。”

 “修行如登山,偶尔的心血来潮,便如山中捷径,价值连城!此为人杰所以超群之所在!”

 吕涵摇头感慨,而后手掌一翻,掌中便多了一块温润玉牌:“此乃听风令,凭此物,可自由出入别院,你来此七年,还未在城好好逛逛吧?持有此物,只要不离城,皆可去得,关键是还能防身。”

 怕是还能定位。

 陈清心知肚明,却还是伸手接过,目光掠过徐昭缨腰间同样的玉牌,最终定格在那幅画轴上,一股莫名的吸引力让他心头微动。

 吕涵见状,捋须笑道:“此图费了些周折才求得,专为昭缨修行所用。”

 陈清一听,就说:“那想必价值连城。”

 “在公主麾下,只要展现价值,便是费些周章、求些珍宝,也是寻常!”吕涵语气陡然郑重,“就如这纳海宗镇派之宝《百川归海图》,据传是沧海真人亲笔所绘,昭缨因修《浩渺经》正需此物,便被请了过来,你若有兴趣,可一同观摩,但此图尚水,与你修的《太岳诀》属性相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