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人多不惧穷,子孙满堂即福

孩子们多大了?一直没问过。

 

"

 

"大女儿比咱们女儿小一岁,叫贺春芬,老二和静天同龄,叫贺丽霞。

 

家里还赡养着一位老人。

 

"

 

"那是他亲生父亲,七十岁了。

 

以后接济他们就用西屋抽屉里的钱。

 

"

 

"好!

 

"

 

"别让他们知道我已经知情。

 

"

 

"明白。

 

"

 

"我不是在乎他,是心疼孩子。

 

就他那样的,饿死三回我都不会心软!

 

"

 

......

 

何雨柱的日子过得惬意极了。

 

每天想吃什么就去商城逛一圈,看着账户余额止不住地笑。

 

特别是今年,让鬼影兵从乡下收来古董,只付出些粮食作为交换。

 

再把收藏价值不高的物件通过商城拍卖,如今资产已过亿。

 

但他始终保持低调,从不炫耀,也叮嘱过何雨水想吃什么都去丝绸店后面的院子,千万别在院子里显摆。

 

"柱子,叁大爷今天又钓到条鱼,你要不要?

 

"

 

这天刚下班,阎阜贵提着水桶过来,里面是条两斤重的草鱼。

 

"行,还是老规矩,五斤大米?

 

"

 

"老规矩就行!

 

"

 

这年头粮食能救命,阎阜贵一有空就挖蚯蚓去郊外钓鱼。

 

钓到鱼舍不得吃,专门和何雨柱换粮食。

 

眼下鱼价三毛一斤,大米一毛五一斤,但需要粮票。

 

有钱也买不到粮食,鸽子市里粮价翻三倍都难买到。

 

贾张氏看着阎阜贵从何雨柱家抱着几斤米出来,嘴里嘀咕:

 

"这傻子不过日子了?总拿米换鱼吃。

 

都是一个院的,也不说帮衬我们家,真不是东西。

 

"

 

秦淮茹轻拍着小当,低声劝道:“妈,您说话小心些,如今这年月能填饱肚子已是万幸。

 

您瞧叁大爷家,收入不及东旭,不也得靠钓鱼换粮?咱家好歹有东旭偶尔从壹大爷那儿借些米面,您就别总不知足了。

 

"

 

贾张氏撇嘴冷笑:

 

"知足?我凭什么知足?棒梗和小当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傻柱钓的鱼就该往咱家送,他要是敢不送,我明儿就告他搞投机倒把!

 

"

 

"妈您可别乱来,“秦淮茹眉头微蹙,”这么闹不仅得罪柱子,还得罪叁大爷。

 

人家毕竟是院里管事的...

 

"

 

"呸!他算哪门子管事大爷?“贾张氏啐了一口,”这事你别插手,今儿这鱼我要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