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她大概是所托非人了(第2页)

小林回头看到陶可在人群中维持秩序,疑惑问:“她怎么在这儿?”

“这车粮食就是她父亲的朋友从京市运过来支援的,哎对了,你不是去京市处理陶家平反的事儿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小林诧异:“陶家在京市的朋友?哪个朋友?”

“怎么了?”见下属表情不对,王旭如察觉到异样。

小林在领导耳边说了几句话,王旭如顿时沉下了脸。

王主任让人把陶可喊了过来。

“陶可同志,你说的陶家的老朋友,有没有具体的名字?我们也好感谢一下人家。”

陶可皱眉,为什么突然问这个问题?

而且,王主任旁边这个年轻人好像是那日上山抓龚勋和吴优的人。

他看她的眼神不太对劲啊!

“是京市潮阳区工商局的吴建国局长。”

幸好陆庚年提醒,让她当下能十分自然是说出捐赠人,避免了很多麻烦。

可陶可话音刚落,就见对面二人满脸怀疑和审视的目光。

她不禁问了一句:“这位同志,你是不是去京市办龚勋的案子?我父母平反的事儿有戏吗?还是……吴叔叔出事了?”

“你跟我来一下。”王旭如带着她和小林去了办公室。

见两人表情严肃,陶可猜想,事情办的大概并不顺利。

“吴建国没出事,但是你看看这个。”

小林从挎包中取出一份文件。

“这是吴建国举报陶家的材料,上面有他本人亲笔签名,你现在还要说,粮食是他捐的吗?”

陶可惊讶,将那些材料一一打开,上面赫然是吴建国以及另外几个曾经和陶家关系很好的老朋友的口述证词。

所有证词都在说一件事,陶家生活奢靡、开私营工厂、住大别墅、隐匿财产、打算居家逃亡港城,完全违背革命精神,是典型的走资派。

“根据这些证词和材料,陶家不但不会平反,反而会增加下放时间和工作强度,甚至有可能,一辈子都要留在下湾村改造。”

陶可猛然站起身:“工厂不转公,是吴建国亲自批的,收入的一半都上交国家,剩下的捐学校、捐医院,别墅和宝贝是老辈传下来的,我们家百年根基都在京市,怎么可能逃跑!他们这是诬陷!”

“说诬陷,你得拿出证据来,如果不是你的户口现在已经迁到军区,这次就算是你,也要一并被下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