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争论(二合一)(第3页)

 

 蔡京直接没有话说了,他愕然半晌,心中冷笑不止。
 

 理解?
 

 官员们的收入下降,只有加倍搜刮百姓。百姓流离失所更多,那来年收入就更少。交钞出来就折价,就只有增发,结果更是形同废纸。如此这般,早晚要发生大的民变!
 

 人饿急了,还管你上下尊卑?
 

 历朝历代,哪个不是这么亡的!
 

 他没想到,这些人竟然如此短视,简直是视国家大事为儿戏。
 

 蔡京说得很清淅,如今这世上,再也没有一个人,能说得如此清楚明白,连具体的数字都有。
 

 可是无奈这些人就是要冒险,要投机,根本不顾这种冒险的后果有多可怕。
 

 说到底,他们只是一群腌臜小人,毫无才学,靠阿腴奉承上位。
 

 在权势的宦海中迷失了多年的蔡京,突然有那么一刻,有些怀念以前的朝堂。
 

 那时候大家也是勾心斗角,但至少都拿国家当回事。
 

 当然,他也只是片刻的后悔,真让他重新选择一百次,他都会选择这条道路。
 

 权势的滋味,让人飘飘欲仙,根本戒不掉。
 

 那就由着他们去闹吧!
 

 等到彻底转不动了,官家会想起来,是谁在帮他缝补财政。
 

 赵佶身位一个皇帝,可以说是一手葬送了大宋的江山。
 

 自从登基之后,他就把江山当成了自己的乐园,享用无度,奢靡挥霍。
 

 还生了那么多皇子皇女,盖了那么多宫观,那么多营建。这每年流入的占着国家财政收入接近一成的巨额数字,飞快就消耗干净。就是这般赵佶犹嫌不足,还需要东南应奉局另外为他开辟财源。
 

 事实上,如果不是赵佶,打辽国还真不缺钱。
 

 北宋历代皇帝,都有收复幽云十六州的壮志,所以从宋初就专门设封椿库为内藏应急之用。
 

 每代宋帝,都会省出些钱来,存入封椿库。为了将来伐辽取燕云十六州所用,后来遂成为定制。
 

 顶峰时候在各路提举转运使节辖下,都有封椿之设,这些都是大宋压箱底的钱。
 

 赵佶的父兄,也都是铆足了劲,做梦都想收复幽云十六州。
 

 等到赵佶登基,把这些钱一股脑全给花干净了。
 

 这个人花钱,根本没有理智,想起一出是一出。艮岳、行宫耗费无数,还可说皇宫局促,需要新的游宴之所。
 

 就算是昏庸享乐,至少还派上了用场。
 

 但有的时候他修建起耗资巨大的宫观,供奉三清纯用金裹玉身,还派人远去泰山建起了真武大帝庙,也是阡陌连云。
 

 建成以后供养了一堆道官,人人都享丰厚俸禄,每年持续耗费海量钱钞。他却一次都未曾去过,这些钱相当于白花了,还耗费了巨大的徭役、民夫。
 

 闹吧,你们尽管伐辽,你们尽管去取幽燕之地。
 

 等到闹不动了,皇帝自然会想起来,谁才是那个能为他宰执天下的相公。
 

 彤庭宣麻,玉殿拜相,是何等的荣耀。
 

 你王黼凭什么?
 

 蔡京的心中,终究还是对权势的欲望压过了对国家的担当。
 

 他此时,决心彻底放手,任由他们折腾。
 

 然后自己再出山,收拾残破的局面。
 

 他相信自己的能力,而且在内心深处,他也对大辽有一丝的鄙夷。
 

 堂堂大辽,幅员万里,竟然被一个小小的蛮族部落给打的如此不堪。
 

 童贯见他不肯松口,又许了很多条件,蔡京都一副昏昏欲睡的模样,不再应承。
 

 童贯愤而起身,拂袖而走!
 

 掀开帘子的瞬间,外厅的一众心腹,全都站起身来。
 

 “走!”
 

 童贯冷哼一声,迈步离开。
 

 众亲卫一起跟上,同仇敌忾,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也都一副气愤模样。
 

 陈绍混在人群中,心中冷笑连连。
 

 哥几个还在这争权夺利呢,等着金兵来了,你们那些谋划算计、勾心斗角,全都跟笑话一样。
 

 象这种上流人物,权贵吸血阶层,不把他们宰了,永远会折腾生事,就得黄巢、金兵、清兵这种来治他们。
 

 要是有机会,自己也很乐意出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