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出兵西夏

 第118章出兵西夏 

 李纲看着懦弱的太子赵桓,气不打一处来。.优/品¨小?说^网+ /追?最`新¨章!节/
 

 他瞪着眼睛,就要据理力争,赵桓是知道他脾气的,见状直接捂着脑袋说道:“孤头疾犯了,疼痛难当,先去歇息一会。”
 

 太子一走,剩下的几个人大眼望小眼。
 

 李纲失望至极,把手里的剑一扔,宇文虚中上前宽慰道:“国家整顿禁军,总归是个好事。”
 

 李纲看了一眼周围,压低声音,说道:“官家在位,近二十年,君权之重是有宋以来的巅峰。已经练出了君王用人的一套平衡手段,当初重用蔡京,就是为了打着两任先帝一脉传下来的新党旗帜,来对抗天下人的质疑。
 

 以蔡京稳固住地位之后,顿时就开始限制蔡京权柄,以为制衡,从没忘记用人牵制他。原来是寄望梁师成,但是这位隐相实在有点不争气。在蔡京面前折了好大的威风,顿时宠信大减。
 

 现在朝中可以指望的,就是咱们这些被打压了这么些年的旧党士大夫之辈了。今日蔡京主持整饬禁军,风头无两,看似是他权势最盛的时候,却也是我等的大好机会,官家肯定要重用我等来制衡他,奈何殿下他,唉!”
 

 他这话说的十分露骨,传出去已经够判刑了。
 

 宇文虚中等人,素来知道他的秉性,纷纷上前宽慰。
 

 ——
 

 宥州,节帅府。
 

 从幽静的园林走出,来到外宅,气象为之一变。
 

 平坦宽阔的砖地、一排排的旌旗,充满了威严。
 

 陈绍在门楼内,见几个文武从衙署里走出来,正弯腰避让在道旁。
 

 汴梁的事,即将见分晓,在这个时候他不能无动于衷。
 

 他得弄出点动静来,彰显自己的作用,并威慑对自己有想法的各方势力。
 

 所以陈绍选择撩拨一下西夏。
 

 顺便试探试探他们的实力,因为早晚是要打的。
 

 童贯的伐辽大军,北上的那一刻,就是陈绍与西夏彻底开战的时候。
 

 而且最好是抢在他溃败之前,就将西夏拿下!
 

 历史上,童贯崩了之后,又花钱买了燕地几个大城,坚持了几年时间,宋金才彻底决裂开打的。
 

 陈绍看了一眼自己的亲兵,这些宿卫在自己府邸外的人马,称的上雄武二字。
 

 中军大旗上写的是四个字:伐罪灭夏
 

 秋高马肥,正是厮杀的时候,宥州大军照部署开拔。
 

 城内的十字交叉大道边、城门附近,聚集了无数的百姓,人山人海的。
 

 陈绍怀疑全城的百姓、都出来送行了。此战关系到这些的生死安定,人们对胜负无不翘首以盼。
 

 这还真不是乱说。
 

 西夏和大宋打了这么多年,养成了一个习惯,凡是宋人占据过的城池,西夏人夺回来之后就要屠城。
 

 以此来威慑横山附近的百姓不要投降。
 

 前面大宋打下来的城池不多,这个办法是有用处的。
 

 如今陈绍一口气拿下了如此多的地盘,以前那个屠城的习惯,反倒起了反作用。
 

 大家都怕被屠,只能铁了心跟陈绍到底。
 

 大路上铁甲如洪流,旌旗如云,阵仗非常之大。
 

 其实人数只有五千多,还有很多的文官也跟着陈绍,毕竟是他出征,不是一般的大将。
 

 别管定难军的仗是谁指挥的,大家吃的是陈绍给的粮食。
 

 西北的军汉很务实。
 

 说太多虚的没用,得让大家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他们才服你。
 

 当初李元昊叛宋,也是一样,封官许愿,大肆笼络,事成之后杀了不少人很大原因就是以前许的太多了,真做了皇帝又不想给了。
 

 宥州的战马、骡马、车辆都不缺,道路又平坦,打仗时候运输的压力不大。
 

 盐州和宥州之间,因为以前的盐铁交易,道路平整宽阔,多年走下来车辙印很深,这些车辙印就象是铁路轨道,顺着走就行。
 

 许多部落的蕃兵,也跟着一起出战,但是如今大家都穿着统一的袍服,从外面上看不出汉兵和蕃兵的区别来。
 

 车辚辚,马潇潇,行人弓箭各在腰。
 

 但是没有挥泪告别的场景,大多是正常地告别,在这个地方,打仗是常态,和平才是短暂的。
 

 骑在马背上,陈绍看着草原上的风景,觉得这地方真的很难辨别方位。
 

 走了整整一天,景色基本都是一样的。
 到了第三天的时候,他收到了汴梁传来的消息。 

 何灌在禁军大营中被捕,没有什么反抗,尤其是看到皇帝的圣旨,说他造反的时候。
 

 何灌心已经死了。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既然是皇帝的意思,他甘愿引颈就戮。
 

 郭仲荀等人反水,禁军内部很多将领也都被事先说动,没有站在他们那边。
 

 禁军本来就不行,零星的抵抗,更是完全没有效果。
 

 童贯、王禀被大肆封赏,蔡京复相
 

 京营禁军正式裁撤,清点之后发现人数都不到二十万。
 

 朝廷抄没了禁军世家的无数家产,胜过整个天下财计收入的三倍,各种隐形资产更是无从胜数。
 

 国库之丰盈,也达到了有宋以来之最!
 

 朝廷重新从民间募兵,一改祖制,不再从灾民、流民中征兵,而是从良家子弟里选拔。
 

 为此特意拨了三百万贯,雄心勃勃地要练出一支强兵来。
 

 陈绍看着这份情报,用马鞭挠了挠头,觉得有些唏嘘。
 

 这就是只知道捞钱的下场,把自己养的肥肥胖胖的,还不发展武力,到头来只能是成为盘中餐。
 

 赵佶这人的命,真是又香又臭
 

 想到何灌,这个和自己一起平定方腊的武将,说他谋反陈绍第一个不信。
 

 他对赵佶其实特别忠心,也很感恩,因为他出身不高,是赵佶大力提拔起来的。
 

 但是没办法,他没有看清君王真正的心意,以为他们所说的禁军的问题真的是战斗力低下。
 

 他觉得自己来改革禁军,让都门禁军有了战斗力,就能让皇帝回心转意。¢s_o?k~a·n_s_h+u¨./c¨o-m′
 

 只能说看不清局势,实在是太可怕了。
 

 收起情报之后,陈绍看了一眼前方,宥州和盐州相隔不是很远,先锋半天就能到。
 

 不过陈绍估计会晚上才能到达。
 

 宥州的动静,估计西夏那边早就收到了,如今他们的情形,陈绍也很清楚。
 

 定难军中,有许多党项人,逃到那边去充当细作毫无压力。
 

 甚至有些部落,暗中已经和陈绍这边连络,就等着他们打过去之后投降了。
 

 陈绍一直疑心,自己这边也有这种部落,但是他也没什么好办法来揪出这些人来。
 

 等到傍晚,到了盐州城下,陈绍没有选择进城。
 

 人家童贯早些年,都是顶在最前线的,老了之后才在后方指挥。
 

 自己十八九岁,哪有资格躲在城里遥控指挥大军。
 

 越过盐州,来到盐池附近,耳听得一片嘈杂,许多敌兵俘虏在那里哭喊嚷嚷,周围的定难军将士拿着兵器在那里比划叫骂着。
 

 “拜见节帅!”吴阶翻身下马,抱拳执军礼道。
 

 陈绍在马上抱拳回礼,用马鞭指着前面乱糟糟的情形,“怎么回事?”
 

 吴阶道:“这是本地部落的回鹘人,前番出卖我们,致使一个斥候队被杀,今日暗哨截获了他们的书信,正要在此地砍了他们全族的脑袋、祭慰将士。”
 

 陈绍舒了口气,果然是有人暗中和西夏通款曲,其实这未必就是对西夏多忠心,可能纯属是不看好自己。
 

 自己和西夏,势必是一场血战,不会有任何的妥协。
 

 谁输谁死,就这么简单。
 

 西夏人那一套恐怖统治,确实有点用处,杀得很多部落不敢彻底背叛他们。
 

 “多少人?”
 

 “老弱加起来八百多户。”
 

 他只说了老弱,没有加妇孺,陈绍知道原因
 

 小孩子和妇人大多卖到中原了,是不舍的杀的。西北打了这么多年仗,有的是人牙子,专门接收西军带回去的俘虏。
 

 已经形成了一条产业链,其实西军的军纪真的很差,定难军如今的地盘上,很多部落对宋人依然有敌意,就是他们滥杀、劫掠导致的。
 

 有时候,城中的人明明都已经投降大宋了,西军进来之后还是要抢一顿,然后杀些人头冒功,劫掠妇孺贩卖。
 

 这些城中的百姓,好不容易躲着熬了过去,宋军又被打跑了,西夏人回来之后,再屠一遍
 

 银州就经历过这种事,陈绍拿到银州城的时候,十室九空。他只能招横山附近的有功的汉人和羌人入城定居,分发宅邸。
 

 陈绍没有阻止大伙儿,拍马上前观望。吴阶见状向山坡上的武将招了一下手,不一会儿便听得哀嚎声不断响起,接着定难军将士拿着刀枪列队上前,见人就砍。
 

 那些俘虏大多双手被反绑着、用绳子串了起来,跑也跑不动,也无法反抗,哭喊惨叫声更响,空气中血腥味有些刺鼻。
 

 越过这片刑场,来到营房。
 

 韩世忠匆匆赶来。
 

 掀开帐帘,他脸色有些激动,叉手道:“节帅!”
 

 “坐。”
 

 两人已经很熟了,韩世忠也不跟他客气,坐下之后笑道:“节帅是不是要跟夏贼动真格的了。”
 

 “我对西夏,一直都挺真的啊。”陈绍笑道:“本来就是生死仇敌,有什么真真假假的,早一天晚一天开打的事。”
 

 韩世忠点头道:“对!”
 

 韩世忠对西夏兵马,有一种很强的优越感,因为他在西夏身上刷的战绩太耀眼了。
 

 以前每当他狂嫖滥赌,把钱花光了,就盼着和夏贼开战,割几颗人头回来卖功劳。
 

 “夏贼不老实啊!”韩世忠扶着膝盖,身子微微朝前倾,大声说道:“这些年契丹鞑子遭了难,堂堂辽皇帝被人追着跑,如同丧家之犬。夏贼就老实了,他们原本还指望契丹人出兵来帮他们,如今看来嘿!节帅不知道,前几天从瀚海截获的情报,契丹还要夏贼出兵,帮他们守西京呢。”
 

 陈绍没忍住笑出声来。
 

 这真是有点幽默了。
 

 宋、辽、夏,这三兄弟,有时候真挺招人笑的。
 

 眼看韩世忠表情有些激动,陈绍当即给他泼了一盆冷水:“这次我是想先试探试探,找点机会修堡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