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兴兵灭夏(第3页)

 

 兴庆府内,乱糟糟的,很多贵族因为抗拒被杀光;还有一些是真拿不出来,也被祸害的够呛,墙倒屋塌。
 

 大量的财宝,堆积在皇城广场中,李乾顺就在这里点兵。
 

 这次他是真拼了。
 

 对面的陈绍,没有给他一丝一毫的机会,李乾顺完全看不到希望在哪里。
 

 每拖延一天,胜算就会少一点,不如趁早反抗!
 

 这次李乾顺是彻底疯了,征调十二岁以上,所有男丁入伍。
 

 在贺兰山上,修筑防御工事,准备战败之后,退入贺兰山继续抵抗!
 

 ——
 

 朔方,西平府外。
 

 草原上的风,扑面而来,让人心怀顿时就是一畅。
 

 放眼四顾,兴灵平原上灵川河水哗哗流淌,在阳光下,显出一种碧青的澄澈颜色。
 

 半截浮桥,正架其上,向着北面延伸。
 

 周遭农田四下的滩堰水位,都有民夫在挽了裤眼下去整治。四下里都能看到人影,城中也有炊烟袅袅升起。
 

 仿佛这地方不是乱世,不是两方兵马汇聚,要分出一个你死我活,而是一个最为平和的时代。
 

 嗖的一声,一个正在田中耕作的农夫应声而倒,其他人愣了一下。
 

 看到血流一地之后,纷纷呼喊着奔逃。
 

 远处正有几个游骑,手持弓箭,看向西北方向。
 

 瞬时间,视野的尽头,黑压压的人群翻涌而来,好似人潮浪涌。
 

 在李乾顺还没发兵的时候,陈绍在兴庆府内的细作,就已经知道了兴庆府的动静。
 

 这么大的事瞒是瞒不住的,每天都有旧贵族老爷们被抄家。
 

 城头上,悬挂着好多的人头,兵马在街道上来回调动。
 

 即使是小老百姓,也能猜出要决战了。
 

 陈绍脸上形容自若,韩世忠也一副自信满满的模样。
 

 大军在西平府外,安营寨扎,陈绍笑道:“当初童宣帅,就是打到这里,再不能前进一步。韩五啊,你有没有信心?”
 

 “如今节帅经营的好生兴旺,兵精粮足,不破夏虏,韩五有何面目,再来见节帅!”
 

 原本破破烂烂的西军汉子,此时确实是顶盔贯甲,战袍飘舞,组成步兵方阵,顶在中间。
 

 没藏庞哥胸膛一挺:“跟着节帅,俺们居然也有了今日地位。这宋夏交界的地方,乱战百年,节帅短短时日也能整治得井井有条。
 

 哪怕是俺们这些蕃人,也能有好日子过!夏贼还想顽抗,弟兄们谁也不答应,跟他们拼命了事!”
 

 韩世忠斜着眼瞥了一下这个结拜兄弟,心中暗骂,节帅问的是俺韩五,你跟着起什么誓?
 

 把俺的话全抢了,他自己昨晚准备的话,差不多也是这个意思,但是都被没藏庞哥说完了。
 

 韩世忠只能说道:“就是这个意思。”
 

 陈绍举目望去,自己这边营寨十分紧凑,大家哪怕临时歇息,也设有营地,深沟高垒,一丝不芶。
 

 摆一个铁桶阵,缓缓推进,逼敌人出来打。
 

 他们若是不出来,就焚烧周围的庄稼,扫荡村落小镇。
 

 此时在兴灵平原上,那些堡寨,一个个都成了灭夏的桥头堡。
 

 所有的物资、预备兵马,都可以在堡寨内安放,随时准备驰援。
 

 这实在是太关键了。
 

 让陈绍的兵马,不再陷入围城者常有的困境,就是补给跟不上。
 

 大宋上一次兵围兴庆府,就是败在了粮草跟不上。
 

 陈绍脸上带了一丝凝重,看着乐观的手下,说道:“西夏这次也算是有魄力了,大家不要掉以轻心,所谓困兽犹斗,我们要有狮子搏兔的谨慎。”
 

 西夏君臣的所作所为,和赵佶父子,还有天祚帝一比,简直是两个次元的皇帝和大臣。
 

 所以陈绍没有小看他们。
 

 李乾顺在陈绍的印象中,是很能隐忍的一个皇帝,每次自己的无理要求,他都试着满足。
 

 可能是在等待女真人南下的契机。
 

 越是这种人,在他陷入绝望的时候,反咬的那一口,是你不得不防的。
 

 此时西夏兵马,从兴庆府次第而发,不仅西夏的大队已经赶来,就连从河西走廊请的回鹘援兵,也大量赶至。
 

 这些援兵李察哥并不信任,将他们填入各个城池中,充当据守兵力。
 

 在兴庆府周围,西夏还有怀州、定州、顺州、静州以及西平府。
 

 银夏轻骑都调了出来,一边远远向东、南两面放出哨探,一边戒备。
 

 为的就是不让这些骑军被坞壁堡塞限制死,随时保持机动能力,可以在最有利的时候投入反击。
 

 没错,西夏是准备反击的,固守已经没有了任何意义,他们必须打出去。
 

 破开包围圈,给帝国争取最后一丝希望。
 

 两边的兵马调动,都是井井有条,西夏兵的阵势丝毫没有因为强弱关系,而出现慌乱。
 

 本来因为大军压境而略微有点浮动的军心,在李察哥和野利崇山的威严统帅气度下,以及皇帝时不时亲临鼓舞士气的激励下,也都掩藏在了最深处。
 

 大战一触即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