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向死而生(第3页)

鞑子追来了,最好是不要引起他们的注意。

眼看大军就要崩溃,耶律大石突然止住了马,调转回去。

不少人这个时候才反应过来,大石林牙要亲自去迎敌,如今视线所及,全是被女真鞑子驱赶,而丧胆之人。

女真人是把契丹人打怕了,他们根本没有与之一战的勇气了,孟暖躲在城墙上的矮墙里,从射孔往下看,不屑地啐了一口。

“敌国烈,你带人先走!”

耶律敌国烈看了大石林牙一眼,明白这个时候大家就算是顶上去,也未必有用,只怕还会被后续滚滚而来的败退人潮彻底冲散。

大石林牙既然要带领大家脱离这个死地,他的本领是最强的,选择留下断后也是最明智的。

耶律大石就在中军当中,几十名扈卫骑马甲士,已经为大队挤得紧紧的贴着耶律大石,不住向周围叱喝大骂,让那些军士不要冲撞了耶律大石。

看着呼啸而来的女真鞑子,耶律大石突然发现,自己心中,竟然也有一丝惧意。

他自嘲地笑了一声,手持一杆长枪,看了一眼对面的鞑子。

来的追兵属实不多,但是辽人已经破胆,见了女真,就只有逃命的份。

此刻耶律大石已然知道,自己这几千军马,恐怕不能如愿带出这死地了。

以几百骑兵,追赶数千骑兵,如群狼驱赶羊群。

想当年,契丹八部,也是这样打仗的,也能让数量远多于自己的敌人自相奔走践踏。

这正是生长在北地上那些马背上民族最擅长的作战方式。

当年大辽开国,那些马上精锐,也有如此威风。

耶律大石握紧了长枪,以前自己的祖宗是猎人,如今子孙反而成为猎物。

这是相当困难的一种骑战战术,既要以最快速度彻底粉碎对手的抵抗意志,又要自己不陷入这狂乱的潮流中淹没,始终保持着压力,始终驱赶着这些崩溃的人潮,在还有一丝力气的时候都在拼命奔逃。

当年去剿灭女真的那几十万辽军,不是被打垮的,而是自相混乱践踏而垮的。

大辽立国百余年,疆域比契丹八部扩张了百倍,人口也增加了几百倍。可笑的是,却再已经找不出几千有这等本事的精骑了。

所以他要离开这里,去女真人追不上的地方,东山再起!之所以选择西边,是因为西边才能避开女真人,他已经对战胜如今的女真人不抱希望了。

萧干选择向东,在耶律大石看来,必定会灭亡。

他知道,女真人也会有贪图享受的一天,他们的战斗力也会下降,就算是自己等不到,子孙也能等到,届时杀回来,杀回祖先埋骨的地方来。

正因为有这样的想法,他不会轻易丢下这苦心积攒起来的将来复国实力而自家先走。

城墙上,孟暖和他的手下,看着契丹狗和女真鞑子互相残杀,心中乐不可支。

两边在他们眼里,都不是人,都该死。

但是在内心深处,他们还是希望契丹狗能赢,因为契丹人就是再畜生,也比女真鞑子好一点,这些凶恶的鞑子,实在太像一群恶鬼了。

这群女真鞑子骑术当真不错,几百骑快若风驰电掣,根本不停。

眼睛都红了的这些女真甲士,向着耶律大石拦截的方向疾冲而来。

轰隆隆的马蹄声,似乎能将这道路震塌了也似的,女真鞑子的身子伏在马背上,刀拖在背后,尽力将马速提到最高。

耳边忽忽都是风声掠过,马速已经快得不能再快。

前方这个时候迎着他们冲来方向的,耶律大石也集结起约有百骑队伍。

耶律大石反应不可谓不快,调度应对办法也不可谓不正确。可是毕竟士气上有差距,战力也不一样。

他这些人,多是辽东难民屯军出身,底子还算不错。乱战一气看不出太多破绽出来,小队轻骑的哨探追袭也能控制得住。

但是这种硬抗骑兵冲锋,就有点难了。

只用了一番冲撞,契丹留下来断后的兵马几乎全灭。

孟暖在城楼上,和手下们面面相觑,女真人已经成了契丹人的天敌了。

自己这些人,和女真鞑子兵打的时候,都没有如此不济事,还能支应几招呢。

耶律大石只是抱紧马脖子,在一片纷乱当中策马疾驰,马屁股上中了三箭,每一支都插入很深。

不知道女真人是不是知道耶律大石的身份,没去追那些大部队,而是死追着耶律大石不放。

耶律大石此刻,已经再难清晰的考虑什么,他甚至没有办法控制马匹,只能任它自己跑,带着主人逃命。

这个时候耶律大石用尽全身气力,也只能保证不从马背上掉下来而已。

手下的惨状,此刻窘迫,让耶律大石忍不住在马背上苦笑。

突然,战马停了下来,耶律大石往前一看,顿时心如死灰。

眼前是一条湍急的河流,河水因湍急的水流变成了浑浊的黄色,拍打撞击着崖岸,然后打着旋儿绕过去,继续向下游奔腾。

站在崖上看着这河水嘶吼,用不了多久就头晕目眩。

“若是大辽还有一线生机,请祖先保佑我,渡过此劫!”

说完之后,耶律大石解去盔甲,抱起身边一截枯木,一跃而到水中。

女真人追过来的时候,已经瞧不见了耶律大石的身影,只有那匹屁股上插了三根箭的马,还在原地痛苦地叫着。

气急败坏的女真鞑子,朝着下面的河水射了几箭,转头开始收拾起耶律大石的战马来。

女真人十分爱惜马匹,这战马十分神骏,止血牵回去修养一段时间,还能继续骑。

但是他们为了追击耶律大石,放过了那群契丹余孽,回去之后免不了要被责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