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杀皇 封王 从军

高俅要建京营新军。

其实和陈绍在灵武大营,招募新兵,差不太多。

无论是用意,还是位置,都有相似之处。

一个是为了拱卫大宋的腹心汴京,一个是为了守卫定难军的腹心灵武诸州。

陈绍是用极短的时间,招募出足够的兵马,而且是优中择优,然后稍加训练就有了战斗力。

高俅则是步履维艰,愁的他夜不能寐。

此刻书房当中,烛盏之上满满都是蜡泪,也不知道在这一夜烧了多少蜡烛。

高俅和他的手下依然在谋划、计算。

因为牵涉到拱卫自己的力量,赵佶破天荒第一次,从自己的小金库拿出了不少钱财,来让高俅使用。

赵佶这些年,对自己的钱看的很重,他一般都是跟蔡京要钱来花,轻易不花自己的。

赵佶的个人小金库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宣和库。

因为这是他在宣和年间设立的内藏库(即皇家私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皇帝后期最主要的私人财富积累中心。

因为赵佶把钱看得很重,他这个小金库远远超出了传统内藏库的规模,实质上成为了一个独立于国家财政体系之外、由皇帝直接掌控的私人财库。

赵佶的父兄,其实也有这个习惯,不过他们攒钱是为了将来伐辽复燕,充当军费的。

赵佶嘛,纯属是攒钱玩乐的。和他父兄定下严苛的规矩不同,这笔钱他可以随意支取,基本上就是用来支付庞大的宫廷开支、修建皇家园林、收藏古玩字画、举办宫廷庆典和赏赐宠臣。

赵佶有个毛病,他时不时就要赏赐别人才行,就如同后世看直播,不打赏就会浑身难受的那些人一样。

大手大脚花钱的时候,他会有一种独特的满足感。

国家财计几乎破产,蔡京焦头烂额,童贯赎买燕京这些时候,赵佶都是一毛不拔,但是如今高俅要整训新军,赵佶马上就给钱了。

说到底,这人虽然坏,但是不傻

高俅为了报知遇之恩,也是拼了,完全不顾惜自己这把老骨头。

等到六月初。

新军开始招募,从京畿附近,召良家子入伍,得到两千人。

然后又以兵代赈,收纳燕地难民,共计五万人。这些人的素质,就稂莠不齐,远远不如那两千良家子。

但是高俅没有办法,大宋重文轻武这么多年,已经根深蒂固,好男儿不当兵几乎成了共识。

远没有汉唐那种人人争相投笔从戎的氛围。

禁军的兵营什么的,都是现成的,很快就开始操练整训。

一切看上去井井有条。

赵佶也是几次下旨,重赏高俅。

在新军成立之后,赵佶再次犒赏伐辽兵马。

西军三军,又是赏赐有加,而且各种官职也不要命地给。

老种因为官位已至武臣顶峰,此次又加了开府仪同三司的荣衔。

小种得知枢密院事荣衔,他又无法进入枢密院做事,显然又是虚名。大宋有很多这种情况,官名听起来很吓人,实际上什么实权都没有。

姚古加节度使衔,在燕地败北的杨可世也加了节度使衔;

王禀加节度使衔,授环庆军总管差遣,各将仍领原军,其下将佐,都次第超迁。

河北系,西军一系的武将,大多得到了封赏,唯独背锅侠刘延庆和他的鄜延军,这次什么封赏也没有。

在燕京驻守的大军,除军将外,军中使臣赏二十贯,军卒赏十贯。

常胜军的郭药师,也被封赏,原本就进了安远军承宣使,此番直接拜武泰军节度使,加检校少保,同知燕山府。

封赏之后,赵佶召其入朝。

郭药师携带着家眷老小,赶往汴梁,这让赵佶更加满意。

都是手握自己兵马的武臣,赵佶可召唤了陈绍好几次了,他不是这理由,就是那借口。

汴梁城外,哗啦啦马蹄声响,几十骑雄俊健马疾驰在城外的道路上。

马上骑士,全都顶盔贯甲,只是盔甲外面,都罩上了颜色鲜艳的锦袍。

在汴梁初夏的天气里,显得光彩夺目,极有气象。

这几十名骑士,簇拥着一员武将。

他个子很是挺拔,略微显得有点消瘦,披着一身软甲,外罩锦袍,脸上皮肤已经被风霜打得有点粗砺,腮下微微有点没刮干净的胡须,黑黝黝的又粗又硬。

骑在马上的郭药师身姿矫捷,缰绳控得稳稳的,随着战马奔驰自然起伏,宛然又是一副统领万千虎贲的大军统帅模样。

他其实真还算是有本事的,在当初的大辽燕京府,如今的大宋燕山府,他的战绩也很辉煌。

只是此人反复无常,几次背主求荣,名声很一般。

在他身边,是一个脸上还有点病容的矫捷青年武官,三十左右的年纪,跟在郭药师的身边。

马扩回顾四下,一声不吭,心中其实也有些惭愧。

伐辽之战打成这样,封赏却一直不断,好似真的打了胜仗一样。

他全程参与了此战,如何不知道内情,当年河间府那乱象,马扩一辈子都忘不了。

鄜延军的西军兵卒,扯着嗓子在帐外骂童宣帅,里面的人竟然装着听不见。

往日里还算英武,最看重自己的仪容的宣帅,就跟个怕事的鹌鹑一样。

赎回燕京城,更是叫他难以接受,如此多的粮食、金钱送给女真,将来他们南下时候,又该如何?

马扩是被高俅请回来的,当他听说京营新军正需要人来整顿,一刻不敢耽误,跟着郭药师就纵马来到开封府。

他要帮官家练出一支新军来,为大宋保留一点元气!

“听说这次高太尉,以兵代赈,招募了很多的难民”郭药师叹了口气,说道:“就像当年,耶律淳组建怨军八营,局势也差不多。耶律淳一心觉得,辽地汉儿对女真人恨之入骨,却不知道俺们怨军八营,对契丹的恨不亚于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