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感慨悲歌(第2页)

 

 他们两边,都在各自的战场上所向睥睨,两支百胜之师的碰撞,绝对是难以想象的恶战。
 

 要实现自己的计划,银夏兵马是前锋,是重中之重。
 

 若是银夏出兵尉州就打输了,那就和童贯伐辽的白沟河大败一样,彻底断送自己的进取之路。
 

 自己就只能缩在西北,当一个草头王,最多是和西夏一样。
 

 这绝对不符合陈绍的意志,他不是党项人,是无法坐视女真鞑子霸占中原,烧杀淫掠的。!l^a/o′k.a.n·s/h*u+.`c+o!m_
 

 自从李孝忠亲自跑了一趟,从夏州一路到云内大同,沿途打探来不少情报之后。
 

 接下来的这些日子,他和李孝忠在尉州、应州有很多的布置。
 

 单从这一点来说,他们图谋尉州、应州,继而拿下云州的计划,就又和童贯伐辽之前对燕地毫无侦查不同。
 

 童贯出兵的时候,整个大宋是盲目自信,对契丹完全轻敌。
 

 以为女真人能把契丹按住打,那我大宋也行,所以兴冲冲地就奔去幽燕捞功劳去了。
 

 没想到被人当头一棍子,打的童贯一蹶不振,大宋威信全无。
 

 而陈绍此时却是格外谨慎,小心翼翼,谋划布局,而且已经小有成效。
 

 像孟暖这种豪强,占据着应州治所,手里三五千人马,潜力巨大,其实暗地里已经算是归降了陈绍。
 

 只是陈绍的势力范围,还伸不到应州而已。否则的话,他肯定已经在名义上都举起定难军大旗了,免得女真鞑子时不时去侵扰。
 

 陈绍这次走的不急,缓缓东进的马车,来到无定河畔。
 

 一行人从渡口处登船,要试一试杨成挖掘的运河。
 

 张开风帆之后,河水滔滔,浩渺的天际,一行大雁翩然而过。
 

 两岸很多的农夫,正挥舞着镰刀收割牧草,垛在一起,从船上望去,好象一个个山丘。
 

 大家瞧着河里的这艘大船,也都好奇地观望。只见船的两侧各悬一面旗帜,左边定难军节度旗帜,赤红如血;右边是灵武军大旗,黑黄相间。
 

 右边旗杆上一面墨绿的大旗,上书斗大一个“陈”字。
 

 陈绍的地盘大的离谱,但是官职和爵位都不高,和小种差不多。
 

 这也是大宋的惯例,你权力够大的时候,就不会给你太高的官职;同理,你官职爵位足够高,也就失去了权力。
 

 同样是割据势力,折家的家主折可求,此时也只是依家族传统世袭知府州事,武职阶官更是只有正七品的右武大夫。
 

 爵位是从五品的武功县开国男。
 

 实际上,却是统领麟州、府州、丰州的三州边防,权力更是大到没边,在这三州内就是土皇帝。
 

 而童贯,封了王爵之后,马上卸掉了他的权力,即使是个皇帝家奴的宦官,也不能免俗破例。
 

 陈绍站在船上,看着沿途的风景,大虎站在他身边,陈绍好奇地看了一眼,发现大虎竟然不晕船。
 

 陈绍还以为这种猛汉,总会有短板的,比如李逵上船之后就晕。
 

 他笑着说道:“大虎啊,坐船的感觉怎么样?”
 

 “和骑马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