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举世震惊(第3页)

 

 死守横山七天之后,人人都觉得这是他应得的。
 

 只是后来随着他在银夏收伏那些羌人,事情仿佛一下失去了控制,那时候西北兵马全被抽调出来伐辽,朝廷无法制约他了。
 

 陈绍就那么一次机会,可以在西夏站稳脚跟,而且条件特别苛刻,需要同时满足:大宋伐辽失败、快速拿下银夏、与西军处理好关系
 

 他还是把握住了。
 

 如今这几年,王禀等人在河北、燕地,心神俱疲,都已经快把西北忘了。
 

 陈绍再一次以出乎他意料之外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
 

 这一次,举世震惊。
 

 ——
 

 从定难军出兵开始,就已经和女真鞑子接战了。
 

 随着春日结束,原来冰封雪飘的云内之地,终于有一丝暖意浮现。
 

 暖意浮现,雪融冰消,就开始了道路翻浆的时节,对骑兵来说,这实在不是一个厮杀的好时候。
 

 大军就算是通行,都比起原来被冻硬了的道路要艰难十倍不止,更何况是厮杀。
 

 所以在武州之北平野山地上,两边都是试探性地进攻、防御,展开一系列小规模威力搜索,互相捉对厮杀的大宋女真两支军马,也随着道路越来越泥泞,不约而同的消停了下来。
 

 将契丹人打的一个城池也守不住的女真鞑子,和定难军僵持了起来,天下再次震动。
 

 人们刷新了对定难军实力的认知,这不是一个弱旅。
 

 道路翻浆带来的这个变化,对于在朔州一带暂时维持着战线的定难军是一个好消息。
 

 女真轻骑哨探还能勉强活动,双方纠缠着打一场轻骑兵的搜索战,这正碰到了横山羌兵的长处。
 

 横山羌兵为主力的银州系人马十分擅长打这种仗。
 

 可如果女真西路军大举进攻,是需要大量辎重随军的,如今的泥土道路根本没有这个条件。
 

 这就表明,在翻浆季节未曾结束,大队女真军马很难杀出应州左近的绵延群山。
 

 如果有主力会战的话,也要推到春末夏初的季节去了。
 

 这就给陈绍提供了足够的时间,来弥补他的地盘距离主要战场太远的弊端。
 

 陈绍的人马,在后世的甘肃、宁夏、新疆一带,而宋金的主战场,是在河北、山西。
 

 几乎就是横跨中国地图。
 

 ——
 

 经过延安府,陈绍去看望了老种。
 

 说实话,没有外界传的那么严重。
 

 西北都说他快死了,就剩一口气,还有人说他其实已经死了。
 

 是西军怕朝廷趁机裁撤,才秘不发丧。
 

 这些谣言十分粗浅,明白人一听就知道是假的,奈何有人愿意信。
 

 老种坐在院子里,看上去还算精神,身前盖着一个毛毯。
 

 见陈绍进来,他轻轻抬了抬头,没有说话。
 

 这老东西心里有气。
 

 陈绍暗笑一声,提醒自己千万不要提起折凝香的事,最好连环环也不提。
 

 他回过头,对随行的吴璘说道:“外面那群贼厮鸟,都在传种太尉身体不行了,我看全都该打一百军棍,这完全是造谣啊。”
 

 “你看看太尉,气色多好,比我还红润。”
 

 吴璘干笑一声,不敢应话,他是西军出身,对这位西军图腾,心里多少有些敬畏。
 

 倒是大虎,呵呵憨笑。
 

 种师道没好气地乜了他一眼,问道:“你在这待几天?”
 

 “几天?”陈绍道:“军情紧急,我来看看太尉,马上就走,晚膳就不用准备了,等我驱除挞虏,再来和太尉举杯。”
 

 种师道站起身来,“那我得去看看你的灵武军,传说成立一年就灭过国的新军。“
 

 “吆!能站起来啊!”
 

 “少废话!”种师道没好气地说道:“前面带路吧。”
 

 种师道走的不慢,陈绍疑心他不但能站起来,搞不好还能骑马。
 

 毕竟他从河北撤下来之后,就一直在养身体,深居简出。
 

 历史上,他可还率兵勤王呢。
 

 延安府城外,四下里,一片人喊马嘶的声音。
 

 种家军将士,看着老种的身影,全都激动不已。原来老种相公病的没有传闻那么厉害,他如今都能出来走动了。
 

 种师道和陈绍,站在城楼,俯瞰着这支兵马。
 

 甲胄鲜明,旌旗猎猎,老种是知兵的,一看军容就是强军。
 

 而且人人顶盔带甲,让这员老将,看的窝心不已。
 

 他们西军,穿着狗皮袄的,都算是士卒中的厚甲了。
 

 只有西军子弟,才有一副好甲穿。
 

 甲胄好的军队,上限一定很高,这一点没有人比老种更清楚了。
 

 灵武军给老种的第二个印象,就是马真的很多。
 

 因为这次是去中原,辎重都不需要他们亲自带,而是由商队来解决。
 

 驮马都不带,全都是战马,骑兵一人两匹都是常态。
 

 老种和西夏兵打了这么久,自然知道,西夏兵经常都是一人两马,甚至是一人三马。
 

 这是他眼馋不来的。
 

 人家定难军那小小地盘上,有五个优质牧场,有无数牧民。
 

 光是品种,就有横山马、夏州马、河西马、吐蕃马四种。
 

 而西军?
 

 能活下来就不错了。
 

 事实上,陈绍也有话说,你们西军虽然底层穷,但是将门豪奢是出了名的。
 

 我定难军则正好相反,羡慕我?你们还不配。
 

 西军将门,主要就是四家:种家、折家、刘家、姚家
 

 他们大多是百年世家,长期边贸、军功、贪腐积累了巨额财富,生活极度奢华。
 

 缺钱、缺粮、缺饷,那是小兵的事,和我将门有什么关系。
 

 将领骄奢怠惰,治军不严,训练废弛。军中腐败滋生,克扣兵饷导致士兵贫困、士气低落
 

 史载“陕西饥馑,军士衣屦穿决,形如乞丐”。
 

 而将门子弟,则是骄奢淫逸,衣食住行都是极尽奢华。
 

 首先就是住,在京城和边境重镇兴建规模宏大、装饰华丽的府邸园林,远超一般官员标准。
 

 刘延庆家族在开封的宅弟富丽堂皇,为人侧目。
 

 日常饮食讲究排场,追求珍馐美味;服装饰物使用金银珠宝,极尽华贵。姬妾成群:豪门子弟多蓄养大量美姬娇妾,生活靡费。
 

 仆从如云:役使大量仆役、私兵,排场盛大。收藏珍奇古玩、名贵字画。
 

 这种反差之下,战斗力能保持才怪。
 

 陈绍看着老种的眼神,心中暗暗摇头,说到底,西军是百年下来的产物,暮气沉沉;
 

 定难军正是初创时候,前途广大,人人争先,充满了活力。
 

 “兵马不错,可是你养得起么?”种师道忧心问道:“此次道路难行,沿途的治所,粮食军资是没有多少的。河东聚粮,只够他们自己消耗。”
 

 陈绍笑道:“不是还有漕粮么?眼看要化冻了,运河开通时候,漕粮就到了。”
 

 种师道皱眉转头,看着陈绍,心道你是不是疯了。
 

 漕粮能有你的份么?
 

 但是仔细一想,他又觉得有些惊悚起来,陈绍真是跟朝廷讨要么?
 

 他要是抢呢?
 

 陈绍想起前世很有名的一句话:邻居屯粮我屯枪,邻居就是我粮仓
 

 大宋富裕,产粮区极多,但是如今兵马不行;
 

 自己兵精将猛,战斗力强悍,这不是巧了么这不是
 

 大宋的粮食,大多落到了不缺粮食的人手里,是时候改变了。
 

 “你真是去河东么?”种师道突然问道。
 

 “千真万确。”陈绍说道:“太原不能失守,孟暖不能被灭。”
 

 “那个叫孟暖的,在应州治所,真能挡住女真西路军?”种师道有些不信,尽管西路军因为道路问题,暂时无法大军南下。
 

 但是孟暖才多少人马?
 

 女真鞑子只需派出一个先锋队,就能克城了吧!
 

 种师道是研究过金灭辽之战的,对女真人的战斗力,心中有个大致的估测。
 

 反观孟暖,只是应州一个豪强,手底下三五千乌合之众。
 

 “打吧,打过之后就知道了。”
 

 陈绍懒得多讲,在童贯畏惧女真,只敢赎买燕京的时候,陈绍早就开始渗透应州、朔州了。
 

 他了解孟暖,更清楚应州治所的防御力。(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