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大宋的窝囊哲学(第2页)
他们正在占据州府,甚至从定难军,派来了文官。
这是什么意思?
朝廷对占据了旧日西夏地盘的陈绍,一直小心提防,毕竟他的地盘天生就适合割据自雄。
如今他又占据了这几个边关锁钥,从此定难军的人马,可以从两个方向,同时进攻中原。
大宋拿什么抵抗。
在他眼中,女真人是近忧,陈绍就是远虑。
“太尉?”
岳飞瞧见他心不在焉,提醒道:“我们是不是也该去河北助战了。”
河东既然已经无虞,那么河北就成为了主战场。
因为定难军已经和金国的西路军,事实上僵持住了,以他们目前的交手战绩来看,女真鞑子并没有多大的胜算,可以击破定难军的这道防线。
尤其是应州。
不过河北不同,完颜宗望的东路军一旦到位,河北根本没得打。
尤其是经历了张觉事件之后,燕山府原本的辽人官僚和汉人豪强,已经彻底和大宋离心离德了。
真打起来,他们帮谁,还不好说。
王禀叹了口气,说道:“鹏举啊,你说我们去了河北,能挡住女真鞑子么?”
岳飞想了想,说道:“很难,可必须要去!”
王禀其实是想在河东,练一支新兵出来,能有一战之力的那种。
然后再与鞑子开战。
可是他没有时间了。
而且朝廷也没有给他拨款,王禀官职虽然大,职权看着更大,但却根本没用。
环庆军的粮饷,尚有一些亏空,更别提新军了。
“太尉,河北百姓”
王禀听得有些烦,摆手道:“我知道了,勿复多言!”
自己是河东河北第一将,眼前的岳飞,只是个小小的武官。?*天/禧|\小·=说§@网$ ,;追-\最?新%章?-节§#3
自己要考虑的事,肯定比他多,并不是他这个级别的武官能理解的。
去河北,说起来容易,去了之后呢?
跟上次伐辽一样,被轻松击溃的话,还不如不去。
而且定难军护住了北方,河东真就万无一失了么,他们占据的那些地方,全都是山川绵延,道路险峻的山地。
作为北方屏藩是合格的,可是产出却极少。除了一个应州,因为多条河流汇聚,还算是个产粮的沃土。
但是应州是四战之地,能不能轻松种田,犹未可知。
他们会止步于此么?
陈绍驱使这么大的一股力量,千里出击,难道是靠忠君爱国来约束手下么!
他肯定会攫取利益的,就是不知道他要怎么动手
岳飞见他不吭声,更加恼怒,解开自己的兵刃,说道:“太尉,请准许岳飞辞官回乡,招募乡勇,护卫河北父老!”
王禀心中苦涩,这个年轻的小将,就象当年的自己。
没有经历过大宋官场的洗礼,天真的以为凭一腔血勇,就能成就大事。
谈何容易,谈何容易啊!
俺王禀年轻时屡立战功,上阵冲杀,从来不惧生死。但还不是郁郁不得志,功劳都给别人夺了去。
运气好,遇到了童宣帅,一力把俺提拔起来。
岳飞在应州城外,亲眼见到了女真人是如何残暴地对待被他们俘虏的百姓。
他一想起自己家乡也会遭受如此荼毒,就怒发冲冠,根本不想和王禀在这里废话。
而王禀却有爱才之心,这岳飞不但年轻,而且天生神力,马上马下,长枪弓箭,俱为军中之冠,王禀要在河东练兵,这岳飞正是他要精心培养的大将之材。
于是王禀便耐心给他解释道:“鹏举啊,河北防御糜烂,燕山府无能,宣抚使蔡攸更是个你知道蔡攸此人么?”
“俺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今日与太尉一别,只望太尉能成全!”
帐中诸将,见他如此放肆,纷纷呵斥。
“岳飞!你是什么身份,若非太尉抬爱,你连这大帐都进不来!”
王禀也不是泥人,自己的身份之高,已经是大宋武臣之最。
便是那手握重兵的陈绍,比自己还低了两个级别。
按理说,在官场上,这小小的裨将岳飞,见自己就如同蜉蝣见青天。
可是他却如此倨傲、执拗,话里话外,还有一份对自己的鄙夷。
王禀微微低头,用力挥了挥手,“走!想走就走吧!”
岳飞也不含糊,转身就走。
帐中亲卫拔出兵刃就要斩杀了他,王禀怒道:“我说了,让他走!”
众人这才愤愤不平,收回兵刃,其实大宋的军纪一直很差。
军中时常有因为斗气杀人的。
而且往往得不到什么有力的处罚。
岳飞今日敢和王禀如此不客气,没死真是命大,赶上了王禀是个有度量、且爱才得。
他出了大帐之后,带着满腔的怨气,叫上自己几个同乡,一起离开河东大营,往河北投
军去了。
——
石洲城,陈绍在城外驻扎。
朝廷宣旨的太监,匆匆赶来。
陈绍此时,正在帐中练字,闻言有些好奇。
等把宣旨的太监迎进来之后,一群内侍省的人和护送他们的禁军侍卫,纷纷上前行礼。
这些人都是陈绍以前的手下,殿前捧日军的人马,就连内侍省那几个太监,陈绍也觉得面熟。
“恭喜大帅,如今已经是一方节度了!”
“哈哈,同喜同喜。”
陈绍和他们打了个招呼,没什么架子,顺嘴问道:“这次朝廷有何旨意?”
宣旨的内侍省宦官,马上变了一副面孔,当即开始宣读圣旨:
朕膺昊天之眷命,承累圣之丕基,夙夜孜孜,惟念疆圉之固,戎狄之宁。
迩者胡尘犯塞,河朔未安,云内诸州久沦腥膻,朕心每为轸结。兹尔守臣陈绍,智勇沉毅,胸蕴六韬,躬擐甲胄,提虎贲之锐士,冒锋镝于北陲,首复朔州坚城,次第克东胜、应州重镇。
兵锋所指,虏酋授首,遗黎得苏,拓疆数百里,其功烈焜耀,实冠诸军,洵为社稷之干城!
今特授尔宣奉大夫、龙图阁直学士、云中府诸州宣抚使,提举云、朔、应、东胜诸州军马防拓公事,便宜经略军政,兼管本路营田、招抚、钱粮事。
赐尔银五百两,精帛百端,玉带一围,御厩良马五匹,紫貂大氅一袭。所辖将佐,尔得自辟署,事毕奏闻;钱粮转运,除供军外许自措置。
另赐旌节一副,许开府置僚,专制三关内外。望尔克绍初心,整饬军务,绥靖地方,务使虏寇断南窥之念,边民享熙攘之安。
陈绍接旨之后,怔了片刻。
继燕山府之后,大宋又新设了云中府,也是刚刚打下来的土地。
幽云十六州,以一种很奇怪的方式,都被大宋名义上收复了。
大宋朝廷这一手,真是玩的溜的。
他们肯定是经过了讨论之后,觉得治不住自己了,干脆就承认了吧。
如此以来,自己往这些州府派遣官员,就成了合理合法,朝廷认证的。
你别管朝廷认证和陈绍派遣官员的先后顺序,反正是认证了。
如此一来,算是勉强保住了大宋的面子。
不是我大宋没有能力管制武臣,而是朝廷开恩,给了他这个权力。
陈绍倒是无所谓。
甚至有了这道圣旨和职位,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更加的名正言顺了。
大宋,还是那个为了表面虚荣,什么都肯放弃妥协的大宋啊。
这窝囊玩意,你不使劲踹它两脚,你永远不知道他的底限在哪里。
陈绍从大宋的臣子,转换身份,成为割据一方的诸候以后。
也是终于体会到了跟大宋作对手的快乐。
你给大宋当忠臣有多憋屈,身份转换之后就有多爽。
颇有一种从苦主视角,带入黄毛视角的爽快感。
被任命为云内宣抚之后,陈绍依然没有往北走,而是准备先去一趟太原。
——
雁门关东北二百馀里之外,就是前辽西京道彰节度使治所应州,如今名义上的大宋云中府应州。
前辽西京道菁华,全汇聚在大同府盆地。
而应州就正卡着大同府盆地南端通路,周遭山势徒峭,道路难行。
应州治内的卧羊山,海拔足足有两千三四百米,除非是长了翅膀,否则谁也别想轻松绕过去。
应州是中间高耸,向南向北,地势都相对的平缓很多。
这种地形,无一例外,几乎全是兵家必争之要隘。
掌握了这么个地方,就能辐射四周,进可攻退可守,能把主动权牢牢握住。
当年石敬瑭割让了幽云十六州之后,辽人在此设下节度治所,就算宋军突然想要开战,想收复云内诸州直指西京大同府,应州这个要隘,也绝难越过。
所以孟暖来投,陈绍克复应州,意义重大。
此时不比后世,在后世的千年以后,应州已经是一个植被稀少,粮食出产不多的所在。
但是此时,应州却是西京道一个不大不小的粮仓。
原因无他,应州水资源太丰富。
桑干河和浑源川都流经其中,植被也未遭破坏。
虽然平地不算多,但是河谷间的田地都是北面难得高产的良田。
而且这里的畜牧业也很是发达。
前辽未灭的时侯,与大宋直面的朔武诸州,都要靠着应州的粮食支撑。
应州城外,朱令灵在战场上,亲自指挥焚烧、掩埋尸体。
夏季天气马上炎热起来,正是瘟疫爆发的时候。
他看着城下一具女真鞑子的尸体,摆手示意手下先不要把尸体拖走。
在这个女真鞑子胸腹之间,虽然有胸当遮护,却还是被这一斧劈开,开了老大一个伤口。
内脏和着污血朝外涌出,此时隐隐有些发臭。
“这是什么兵刃砍的?”老朱好奇地问道。
孟暖笑道:“这是被大宋制式的长柄巨斧砍的,辽兵中也有用的。”
“你怎么知道的?”
孟暖笑道:“回将军,这就是我砍的。”
大宋披甲持斧之士,在真实历史上南宋与金交战的战场上。列队而前,扬斧而击,譬如盛唐之际的陌刀队,是可与女真重骑铁浮屠对撼的力量!
朱令灵很感兴趣,说道:“将这件事,写一封军报,送到节帅那里。就说我提议,组建一支重甲持斧的步卒。”
对付女真鞑子,最难的就是破甲。
其实对女真重甲兵克制最强的,当属节帅身边那个亲卫董大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