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速斩童贯(第3页)
“古北口不交,燕山府从来也不属于大宋,如今只是打破了虚妄,回归现实而已。”
“我觉得此时最紧要的,就是先把童贯那广阳郡王的爵位给摘了,然后将他碎尸万段。此獠已经七十多了,再晚了我怕他寿终正寝。”
童贯伐辽失败,让宋人羸弱暴露,葬送西军;赎买燕京,更是耗干了民脂民膏,还他妈给了女真鞑子一百万石漕粮。这次从河东不战而逃,更是罪该万死!
宇文虚中咽了口唾沫,被称为智囊的他,此时也不知道该如何接话了。
陈绍犹不解恨,骂道:“还有王安中,竟然把张觉杀了,这更是一步臭棋!王安中杀张觉,就是把燕地汉人,全都推到了女真鞑子一边。”
“把这狗贼也抓回来宰了才是正理,我还听说,杀张觉的事,不是王安中自己的主意,是朝廷中有人指使他干的,这事得查!”
宇文虚中人都麻了,这件事确实是有人指使,而且大家都知道是谁,那就是当今官家。
虽然官家事后反悔,说是王安中曲解圣意,还把他贬到了地方当团练使。
但是谁相信呢。
宇文虚中心中一苦,自己还没开口,他已经开始暗讽皇帝了。
要是真说出让他去河北的话来,还知道要从他嘴里,听到什么虎狼之词。
自己带着使命而来,总不能不提,犹豫片刻,宇文虚中说道:“朝廷在处理燕山府的事宜上,多有过错,官家也是深感内疚,几次三番痛哭流涕,为燕山府垂泪。”
“我不信。”
陈绍淡淡地吐出三个字。
帐内顿时安静下来,落针可闻。
宇文虚中彻底没招了,他只能当做没听见,硬着头皮继续说道:“若是节帅能提兵,前去真定,挡住郭药师的五万精锐,便是为我大宋,立下了不世之功!”
“我走不开。”
陈绍的语气依然淡定,而且听着还很真诚恳切,只见他站起身来,手指在身后地图上,划了一道线说道:“叔通,我知道你是知兵的,你且看这里。”
“我离西平府,已经有千里之遥!这里以前可是西夏啊,和大宋对峙了一百多年,我拿下此地也不过几年时间。若是我还要带兵远离,十万大军在外,后方万一不稳,我又该如何?”
“我这些兵马,为了咱们大宋,奔袭千里,至今还没吃到朝廷的一粒米。我陈绍身为宋人,自然可以忠君爱国,但是我手下的人已经十分不满,此时我再带兵去往更远的真定府,这些骄兵悍将,与我相隔如此之远,我还能节制得了他们么?”
陈绍越说越激动,其实这话半真半假,虽然他自信对西北的控制力很强,但是自己真到了河北,万一出点事.
哪怕是有心人传出点假消息,说是自己死了,都将会让西北人心震动。
这个时代,辟谣可没那么简单。西北要是乱了起来,那就是四分五裂,各方势力失去了自己作为中间人,能打得个天昏地暗。
所以陈绍是肯定不会走的,他自己必然要留在太原。在这个相对安全,而且可以掌控各方的地方。
“五万银州羌兵!五万夏州蕃兵,要是闹将起来,其害未必比女真鞑子就弱了。”陈绍继续说道。
其实银州军团也好,夏州军团也好,汉人比例都占了半数甚至还多,但陈绍就是这么说,也没有人怀疑。
毕竟朝廷对西北的消息封锁还是很成功的。
面对陈绍的威胁,宇文虚中默然无语,他知道陈绍说的其实很对。
自己要是还劝,那就是摆明了没拿人家陈绍的命和他的基业当回事。
甚至他都要怀疑陈绍到底能不能管住自己手下,西北那地方,怎么可能轻易臣服在一个汉人脚下。
陈绍走到大帐中间,顾盼之间,神武鹰扬,手握十万大军的底气,是装不出来的。
“叔通啊,你来的正是时候,我还要请你回去汴梁,跟官家、还有朝中诸公捎些话,总共两件事。”
“一是今年大收,尤其是两淮和江南,速速发粮来安抚西北军心,否则我不能控也”
“二,速斩童贯,别让他老死了。还有王黼、梁师成、蔡攸这些贼厮鸟,全都是奸佞巨贪,宰一个都够几万人马数月的嚼头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