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击败宗翰(第3页)
他在分析过辽东张觉事件之后,觉得这种时候,大宋甚至有可能会发难。
毕竟定难军远离大本营,在新占领的土地上,立足未稳。
而大宋失去了女真东路军的威胁,没有一点压力之后,怎么会放任定难军的势力继续膨胀。
朱令灵的语气很坚定,说道:“我们的兵力有限,辎重也有限,至今收到的大宋的粮秣,都只是杯水车薪。若是继续扩大战线,恐怕会吃不消。”
“要知道,欲速则不达!要先巩固云内诸州,尤其是应州和大同,防备女真鞑子反扑才是道理。”
韩世忠皱眉暗道,这老朱一个羌人,说话文绉绉的,好像比自己看书还多。
不过他说的还是挺有道理,再打下去,战线已经快拉的无限长了。
最重要的是,此时还是深冬,苦战一次还行,让战士们持续作战,非得炸营不可。
而且自己一路东来,打下一个地方就走,留下的人极少。
有的地方,甚至根本没有留人。
要等节帅把西北定难军那一套,铺设到云内诸州,才算是真正的占领了脚下这片土地。
否则的话,就犯了和女真人一样的错误,只要一场战斗失败了,别人也可以迅速地席卷云内,重新夺回这些土地。
要是能把这些城池土地全部站稳
韩世忠一闭眼,脑子里不禁浮现出定难军的完整木图。
——
大同府,天色渐渐的明亮了起来。
但是天空中依然是昏惨惨的,不见个日头,飘飘洒洒的雪花,没有半点停歇的意思。
城头守军有人抬起了头,伸手接住几片雪花,和同伴讨论着,这雪看起来比昨日还更大一些了。
同伴懒得理会,靠着矮墙,恢复着精力,这一战对他们这些士卒的损耗,实在是太大了。
在突破了体力的极限之后,就全靠着肾上腺素在支撑了,还不知道要歇息多久能恢复过来。
大同府正南城门箭楼上,雪花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从这里俯瞰下去,就是主帅韩世忠当日的视角。
那个伸手接雪的小兵,眼珠一动,突然想象起自己成为了韩将主,此时正指挥着千军万马。
他板起脸孔,装模作样地往下看去,从城门洞到护城河吊桥上,没有积雪,因为被进进出出的大队民夫踩得好像泥塘。
民夫太多,他看了一小会,就已经有些眩晕。
“看来这将主,还真不是谁都能做的!”小兵心服口服地说道。
自己不过是看了几个民夫进城,已经眼晕头疼,更别说那晚的惨烈之战了。
想起那一场战事,小兵倒是不太怕,他甚至有些遗憾自己没能多杀几个,也在将主跟前露露脸。
紧了紧身上的袍服,感受到这衣服带来的温暖,小兵心满意足,他挤在同伴身边,靠着互相却暖。
“马哥,你盯着点,我想睡一会。”
同伴点了点头,没有说话,不一会就传来小兵的鼾声。
同伴笑了笑,真是没心没肺啊。
一场大捷,一场好睡,乱世中的军人,似乎也没有其他更多的奢求了。
——
比战胜方的将士们还要高兴的,就属来来往往的民夫。
他们一个个看起来都是兴致高昂,女真鞑子被赶走了!
即使是宋辽之间打了百年,但是大辽对宋人的仇恨,都没有对女真人的万分之一深。
女真鞑子确实是把他们虐惨了,那些人比狼还狠,比鬼还恶。
在城里杀人取乐,把人当活靶子射杀。
肆无忌惮地破开城中居民的大门,烧杀抢掠,最后还要放火。
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女真营中那些辅军,就更惨了,关键是这些鞑子驱使仆从军,从来不给吃的。
仆从军到处去抢,抢来了还得被他们夺走一些,就是要饿死一些辽人仆从军。
因为女真人口不多,他们害怕辽人反抗,有意无意地,就想削减一下辽国的人口。
如今他们扛着拖着大堆大堆韩世忠丢下来的东西,进进出出的和守备城门口的定难军军将高声打着招呼。
这自来熟的模样,常常使定难军疑心,难道我真认得他?
在燕山府,女真破城野蛮血腥,辽人自家破城也不见得好到哪里去,就是宋人破城,对城中百姓也是一场浩劫。
冷兵器时代的战事,攻城之战,向来都是惨烈血腥到了极点的。
但是在云中府,情况稍微好一点,因为女真人已经把坏事全干了.
定难军想要找到几个完整的人家,去祸害一下,都特别的难。
好在还有被击溃的、趁机逃走的、躲着没出来的辽人,可以填充这些城镇的空白。
其实不光是女真,每一次北境这些异族鞑子,有一个崛起的,就会把好好的大地城池杀得干干净净。
晋末如此,宋末如此,明末也是如此
他们的血腥残忍,往往都超过了人性的极限。
因为这些政权(如蒙古、女真、满清)的军事实力虽强,但人口基数小、后勤补给弱,无法承受长期消耗战。
屠杀能通过“恐怖效应”迫使敌方放弃抵抗,减少己方损失。
中原王朝的士大夫阶层、地方豪强、民间武装是潜在的反抗核心。屠杀能直接摧毁这些“反制力量”,再扶持起一批软骨头的投降派来,确保新政权的统治基础。
但是一旦碰到定难军这种硬茬,他们的屠杀,就会变成砸向他们自己的回旋镖。
帮助定难军快速收拢人心。
女真鞑子被打跑了,欢天喜地的辽人,投入到定难军手下。
统治他们的成本,变得无限低。
大同比起中原那些城池来,不算是很大,但是在云内,却是数一数二的繁华。
原来这座雄城,到了年关时候,城中从来都是熙攘热闹,女真鞑子来了之后,基本就绝迹了。
现在韩世忠占领了大同,居然又有人在街上走动了,甚至有一些小孩子居然凑在一起,开始堆起了雪人。
这个世道,大概也只有小孩子才不知道到底有多么艰难。
——
太原城外,陈绍正在看着军报。
他确实还算是激动,但比自己想的要淡定一些。
因为看似前线的战事是突然发生的。
实际上,都是陈绍无数次推演过了的,算是在按他的计划走。
虽然陈绍早早就知道前线要激战,但他还是硬逼着自己,按时睡觉,鸡鸣再起。
一个好的身体,比什么都重要。
朱令灵说的犒军之事,陈绍想了一会,也点头同意了。
虽然他现在手头也不富裕,但是不能从手下将士那里弄钱,而是要和大宋要才是正道。
千万不要以为大宋是冤大头。
自己为他们守住了河东,守住了西面的战线,他们不知道要省下多少的钱财。
大同的战报传去之后,即使是再强硬的人,也不该继续说什么裁撤定难军了。
再裁,就该清君侧了。
陈绍喝了一碗稀粥,让大虎把炉子烧的旺一点,这才打开另一边的军报。
看着看着,他的神色就难看起来。
几天没注意,那里已经进行到汴京告急阶段了。
在郭药师横扫燕山府之后,大宋从中山抽调援军三万人北上,结果被一战击溃;
耶律铎破宋军三万于雄州,杀万余人,俘虏一万。
那野击败宋军,杀七千人。
高六、董才破宋兵三千,攻克广信。
宋种师闵军四万人驻井陉,被宗望一举击破,女真趁势攻取天威军。
七天后,会合各路人马,克真定府,杀知府李邈,掠夺生口三万,真定府附近,五个军镇投降。
陈绍看着看着,都觉得牙疼。他只好让表兄刘光烈先从汴梁撤出来,千万不要被困在里面。
因为他也说不准,汴梁是什么时候丢的,只记得好像是被围了两次。
然后钦宗让一个江湖骗子跳大神,自己打开了城门,女真人这才涌了进来。
完颜宗翰被击退,大同失守的消息,估计很快就会传到女真人耳朵里。
那时候,完颜宗望会不会继续进攻,陈绍也说不准。
因为他们离汴京,实在是太近了,估计很难放弃这个机会。
想到完颜宗望击败张觉时候的手段,陈绍觉得他比宗翰还要难缠一些。
这个人能打硬仗,也会玩弄人心,实在是一个劲敌。
因为临近新年,而且定难军刚刚取得了大捷,河东的豪绅们纷纷到来。
这几日都快把军营的地踩硬了。
虽然才刚刚清晨,外面竟然又传来亲卫的通报,说是不少人聚集在营外,推来不少东西劳军。
伸手打不笑脸人,尤其是带着礼物的笑脸人。
从他们的行动中,陈绍看到了兵不血刃拿下河东的机会。
所以他一直很客气。
披上一件披风,陈绍带着大虎和几个亲卫来到帐外,果然远远就瞧见一群士绅,在外面等候。
如此冷的天,他们这些安逸惯了的,个个冻得跟孙子一样。
但是瞧见陈绍之后,人人笑的灿烂。
将士们打了胜仗,自己这个节帅就是有牌面.
陈绍觉得有些好笑,其实不光是他,整个定难军的人,如今都很吃香。
甚至有不少要走吕不韦路线,想要提前和定难军拉好关系的大聪明,已经纷纷翻过横山,踏入了定难军的土地。
陈绍他们是很难攀附了,定难军里,其他实权人物结交一下也不错!
陈绍笑呵呵地招呼人,去把这些当地的地头蛇们请进来,无非又是饮宴、结交和投诚。
这些人都觉得陈绍很不错,好说话,不摆架子,好像能拉拢的样子。
浑不知,陈绍远没有他们想的那么和善。
他们如此结交陈绍,无非就是因为陈绍掌握了北方的云中府,他们觉得有利可图了。
但是在河东这地方,一旦陈绍站稳了脚跟,他手底下的广源堂商队来了,那可真的会把这些地头蛇吃干抹净
用兵马打下来的土地,往往是不能靠金钱就买住的。(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