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慧黛屈从,三方同盟(第2页)
“好。”
她只说了一个字。
却重逾千斤。
“我帮你。”
她看着贾环,一字一顿地说道,“我写这封信。但你也要答应我一件事。”
“姐姐请讲。”
“你所谋划的一切,不许伤及我父亲分毫!若有半点差池,我便是拼上这条性命,也绝不与你干休!”
她的声音,带着玉石俱焚的决绝。
“一言为定。”
贾环微微颔首,神情郑重,“我不仅不会伤他,我还要助他。¨鸿¢特/暁?税-罔- ^更/歆\最!哙`助他成为圣上眼中,真正的能臣、孤臣、功臣!”
这一刻,在这小小的沁芳亭内,一个日后足以震动朝野的、由贾府最不起眼的庶子、最孤高的外戚孤女、以及最稳重的皇商贵女所组成的“三方同盟”,悄然成立。
他们没有契约,没有信物,只有一句承诺,和一份各自为了生存与未来的,共同的默契。
送走了林黛玉,贾环回到自己的小院时,心情却远没有表面上那么平静。
与薛宝钗的结盟,是利益交换,是智谋的胜利。
而与林黛玉的结盟,却更像是一场灵魂的博弈。
他能感觉到,这个看似柔弱的少女,体内蕴含着一股何等强大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刚烈之气。
她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能助他披荆斩棘;用不好,第一个就会刺向他自己。
但贾环别无选择。
他需要林黛玉这支笔,需要她与林如海之间那份无可替代的父女之情,作为撬动整个
棋局的支点。
“三爷,宝姑娘那边,派人送了信来。”
钱槐见他回来,连忙迎上,递过一封信。
贾环拆开信,信是宝钗亲笔所书,字迹端丽,一如其人。
信中并未多言,只说家中已在全力筹措银两,预计十日之内,便可凑齐一百二十万两,悉数汇往扬州。
请他放手施为,薛家上下,静候佳音。
“十日……”
贾环喃喃自语。
时间,刚刚好。
他走进屋内,关上房门,屏退了所有人。
他知道,现在,轮到他了。
他要写一封信。
一封足以让千里之外那位清高孤傲的巡盐御史林如海,放下所有戒备,相信一个素昧平生的八岁孩童的信。
这封信,不能只谈利益,不能只讲权谋。
他要写的,是“道”,是“势”,是“术”。
他要让林如海看到,自己不是一个钻营的政客,而是一个能与他“坐而论道”的、跨越了年龄的“知己”!
他从薛宝钗送来的文房四宝中,取出那方松烟墨,亲自研磨。
墨香清雅,沁人心脾。
他闭上眼,将脑海中那属于现代投行精英的缜密逻辑,与属于古典文学研究者的深厚底蕴,彻底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