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乾坤一掷,以身为饵入宫门(第3页)

 而是……

 一本账。

 一本记录着,从数年前开始,薛家商号“丰年祥”,为了打通关节,为了在两淮盐路上苟延残喘,不得不向两淮盐运使司各级官吏,进行“孝敬”的……血泪账本!

 每一笔账,都记得清清楚楚。

 时间,地点,经手人,数额,甚至,还有几笔记载着,所送的“孝敬”,最终,是流向了京中,某位“国舅爷”的府上!

 这本账,有七分是真,三分是假。

 那七分真,是薛家掌柜们多年来的血泪记录。

 而那三分假,则是贾环凭借“恒源当”初步建立的情报网,和他那超越时代的逻辑推理,精心“伪造”与“嫁接”的!

 这本账,单独拿出来,或许不能作为王子腾“通倭”的铁证。

 但它,却像一滴最毒的墨水,只要滴入天子那本就多疑的心湖之中,便足以,掀起滔天巨浪!

 在账本的最后一页,只有贾环留下的一行小字。

 “此为饵,非为证。示弱,哭诉,求生,方为上策。切记。”

 薛宝钗合上账本,只觉得那薄薄的册子,竟有千钧之重。

 她闭上眼,将贾环的整个计划,将自己的角色,在心中,反复推演了百遍。

 她知道,明日,她要演的,不是一个义正辞严的告状者,而是一个被逼到绝境,惊慌失措,为了活命,而不得不抛出“罪证”,寻求庇护的……可怜人。

 她要让所有人都相信,她是一个什么都不懂,只是无意间,发现了家族这本“催命符”的、柔弱的、值得同情的……孤女。

 这一夜,无人能眠。

 次日,午时。

 薛家的马车,在无数双或同情、或幸灾乐祸、或暗中窥探的目光中,缓缓地,驶向了那威严耸立的皇城。

 车内,薛蟠早已吓得面无人色,浑身抖如筛糠。

 而薛宝钗,则换上了一身最素雅的月白衣裙,未施半点脂粉,脸上带着一丝病态的苍白。

 她怀中,紧紧地抱着那个锦盒,那里面,装着的,是整个薛家的命运。

 当马车,终于停在神武门前时,她深吸了一口气,扶着莺儿的手,缓缓走下马车。

 抬头,是高不见顶的朱红宫墙,是金光闪闪的琉璃飞檐。

 那座天下间最尊贵,也最冰冷的牢笼,正向她,敞开着它那深不见底的、能吞噬一切的巨口。

 薛宝钗的嘴角,缓缓地,勾起了一抹凄美的、决绝的笑。

 皇后娘娘,天子陛下。

 我,薛宝钗,来了。

 不知我这出,泣血的戏,你们,可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