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东林后继复社突起(上)(第3页)
这炮舰可不光是有巨舰就行,也不是有火炮就行,炮舰内部还得经过加固,火炮的后坐力可不是一般的大,炮舰内部若是不加固,船体那都可能因为震得松动开裂而漏水。
还有船舱还得加炮门,火炮还得配上炮车推进推出。
皆因海战的时候水柱冲天,水雾弥漫,若是不装炮门,敌舰炮弹落水里激起来的水柱就如同下暴雨般洒下来,火炮肯定要被浇透了,引线都点不着。
是故,炮舰还跟货船不一样,两者的船舱乃至船体结构是有很大差别的。
朱觉正琢磨着是先研制普通炮舰还是直接上楼船炮舰呢,王应朝忽然捧着份奏折疾步而入,躬身道:“陛下,周国丈奏报。”
你回来的倒是挺快啊。
不过,朕想看到的是徐光启又或者熊文灿的奏折。
国丈周奎有什么好奏报的,难道金陵的生意出问题了?
朱觉接过奏折一看,不由微微皱了皱眉头。
国丈周奎奏报的竟然不是生意上的事情,而是读书人的事情,他发现金陵城里有很多读书人正骂阉党,骂魏忠贤,骂得还挺凶。
这阉党和魏忠贤并非骂不得,读书人背地里骂一骂那也没什么。
问题就是,做生意的周奎都知道了,骂得那就不是一般的凶了。
金陵城里的读书人肯定不会吃饱了饭没事干,天天痛骂魏忠贤和阉党玩。
此事必有蹊跷。
朱觉想了想,随即问道:“熊文灿和子先呢,他们在干什么?”
王应朝细细禀告道:“陛下,熊大人和徐大人都在东番,熊大人在准备西班牙人的第二批货,徐大人在带着人种植土豆、红薯、粮食、甘蔗、桑树等。
熊大人还说了,徐大人他们去年种植的那批甘蔗就要收了,加工成砂糖应该能保证西班牙人的需求,问题就是瓷器,这次是不是还要去收购。”
这家伙,也想着赚钱媚上是吧。
行吧,西班牙人的生意的确很重要,这家伙在那边看着也好。
朱觉微微点头道:“你跟他说,什么都不用进购了,只要修建足够的库房就行了,新一批轮船就快造出来了,到时候正好用来给东番拉货,西班牙人那点货新轮船带上二十艘八百料的轮船一趟就能拉过去了。”
王应朝闻言,连连点头道:“奴婢明白。”
朱觉又想了想,随即果断道:“正化,挑一百得力的番子,穿着便装跟着应朝的船去金陵城查一查,看那些读书人到底想干什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