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我的饭,好像不对劲
“一忌心浮气躁,神思不宁。`s,w¨k~x¨s_w/.,c~o^m¨”
“二忌浅尝辄止,一知半解。”
“三忌拾人牙慧,人云亦云!”
葛夫子的声音如同金石碰撞:“有惑当堂发问,疑义相与析,务求真理愈辩愈明!若有懈怠……”
戒尺再次轻敲桌面,发出清脆而令人心悸的“嗒”声。
“莫谓老夫言之不预!”
何明风几个人都忍不住屏气凝神,齐声声应了句:“是!”
然后授课便正式开始。
葛夫子引经据典,剖析史实,讲解如庖丁解牛,层层递进。
他不仅要求通晓文义,更要求深究每一个字词的训诂源流,每一个典故的深层寓意,以及背后蕴含的政治智慧、道德评判与历史兴衰的规律。
最关键的是,葛夫子还喜欢随时发问,问题刁钻且环环相扣,首指要害。
“景阳,你来说,‘郑伯克段于鄢’,此‘克’字,《左传》作何解?”
“《公羊》又有何异论?此一字之差,背后所寓之伦理纲常之变,又在何处?”
“文清,你既言‘尊王攘夷’乃《春秋》大义,那齐桓、晋文之霸业,与周室之衰微,其间关系是相辅相成,亦或互为因果?当如何看待?”
“承泽,复述晋文公‘退避三舍’之策。*狐`恋/雯-茓? /罪`辛!彰!劫·耕-欣*哙,其表面为守礼,深层用意何在?何以能借此占尽道义之先机,决胜城濮?”
即便是才思敏捷、准备充分的何明风,在葛夫子这种高强度、高精度、高压力的拷问式教学下,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刘文清神色凝重,眉头微蹙,显然在全力应对。
徐景阳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努力维持着矜持。
李承泽更是听得抓耳挠腮,笔记记得歪歪扭扭,一脸苦相。
几个人一堂课下来,竟觉得比鏖战一场考试还要耗费心力,后背都隐隐渗出汗意。
然而,收获之大,亦是前所未有的。
何明风这次是真真切切体会到了何为名师风范。
日里是宽厚长者,执起教鞭,便是严苛如铸剑的宗师。
时间过的飞快,一下子就到了中午该吃饭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