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洗刷冤屈(五)(第3页)

 

这确实是谢宁这番筹谋的最终目的,从一开始让各县修水渠时,便已经想着这事儿了,如今只差临门一脚了。

 

…………………

 

京都,各州巡抚使和刺史进京述职。

 

此次洪灾,牵涉甚广,灾民庞杂,足足花了近两个月时间才安置好,皇帝身心疲惫,此次朝会名曰述职,实则是论功行赏,修复民心。

 

“此番救灾,儋州巡抚使和刺史理应嘉奖。”皇帝道。

 

“陛下,臣正想向您禀告此事。儋州刺史陶之涣上半年牵扯贪污一事,畏罪自尽,如今儋州刺史空悬,此番救灾,有宛县县令谢瞻功不可没,我之前已经详禀陛下。臣以为谢瞻可堪刺史一职!”魏铮道。

 

他的话一出,各大臣纷纷小声议论起来。

 

“谢瞻?谢家人?”

 

“这名字熟悉。”

 

“咦,不是去年底,牵扯到军粮案那个?”

 

谢高更是纳罕,他这个二弟在宛县做了什么,魏铮竟然如此举荐他?

 

皇帝犹豫了片刻,“魏巡抚啊,你折子里这个谢县令叫谢瞻?寡人听着耳熟啊”

 

魏铮忙道:“陛下,这谢瞻出自谢家二房,从前也是在京中任职的,去年底因军粮一案被贬宛县。”

 

果然,皇帝听到这里,想起来了,去年底因有人告状粮仓失窃,他当时一怒之下砍了管理粮仓的户部粮官,牵涉其中的都被贬出京都。

 

可,如今看来,军粮一事另有隐情,这谢家老二,大概率是被冤枉的。

 

皇帝看向陈皋,“陈尚书,正好你在彻查粮食是失窃一事,可查清楚了?”

 

陈皋突然被点名,忙站出来道:“陛下,臣已经安排人日夜查察,想来用不了几日便能查清楚。”

 

皇帝暗哂,怕不是查清楚,是抹干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