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0章 圣墟正在崩溃(第2页)

 

所谓上计,不是说“走”在三十六计中是上计,而是说,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我方有几种选择:求和、投降、死拼、撤退。

 

四种选择中,前三种是完全没有出路的,是彻底的失败;只有第四种“撤退”才可以保存实力,以图卷土重来,这是最好的抉择。

 

因此说“走”为上。

 

知难而退,保住本钱知难而退中的“难”在这里要理解成根本无法实现的事情,而不要理解成“困难”的难。

 

所以它要求人们要“见可而进,知难而退”,“知其不可为”而不为,也就是要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盲目蛮干,不要轻敌冒进,不能以卵击石、侥幸求胜。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这是脱离危险境地的一种策略。

 

要运用好此计:要辨清形势,不要慌乱,谋划要密,寻找空隙,防止跟踪。

 

以退为进,寻机制人。

 

就是把所做出的暂时退让,作为下步争取更大进取的手段。

 
 

在这种情况下的“走”,并不主要是因为力不可支,而是出于引诱和调动敌人的需要,这是一种以迂为直的迂回战术。

 

通过伪装的退却,可以诱敌深入,使其误入“重地”,进而被我们“聚而歼之”;通过伪装的退却,可以诱进分敌,使我们能各个击破,以少胜多;通过伪装的退却,可以“能而示之不能”,给敌人以弱小、恐惧的假象,助长敌人骄傲轻敌的心理,使其不加戒备,给我们突然袭击带来可乘之机。

 

“以退为进”的策略表面上看来是脱离战场,躲避同敌人的直接接触,属无为之举,其实本计包含着很多积极的作用:避免决战,诱进分敌,变换环境,拖垮敌人。

 

急流勇退,避祸保名。

 

事物发展到了顶点,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这就是“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的道理。

 

急流勇退中的“勇”字,除了果断迅速的意思之外,还应该包含勇敢和勇气的含义,因为急流勇退需要相当的勇气和胆识,非小人之辈能够做到的。

 

在敌我力量悬殊的不利形势下,采取有计划的主动撤退,避开强敌,然后再寻找战机以图东山再起,这在谋略中也应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