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5章 徘徊!

 "你以为只有你在坚持真相?"陆巍嗤笑着往茶杯里续水,"那个举报我的患者,化疗前转移灶已经扩散到胸膜。不超量用药,他连三个月都撑不到。"

 张煜想起那个暴雨夜,自己躲在值班室看陆巍的诊疗记录。

 窗外炸响的惊雷中,他拨通卫健委举报电话时,手指正按在键盘的"enter"键上。

 "医疗不是非黑即白的棋局。"陆巍从公文包掏出沓泛黄的病历,"这个患者用仿制药续命两年,家属至今不知道药是走私的。"

 他点燃病历纸时,火苗腾起的高度恰好映出墙上"医乃仁术"的拓片。

 张煜看着灰烬在紫砂壶旁飘落,突然想起昨天在旧书摊买的《希氏内科学》。

 扉页上印着特鲁多医生的名言:"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张医生,有人要见你。"茶馆伙计突然引着位穿藏青唐装的老者过来。

 老人胸前的木牌刻着"华夏医师协会伦理委员会",身后跟着的律师正抱着厚厚的文件箱。

 "我们收到了三百封联名信。"老人将信件堆在桌上,最上面那封字迹歪扭:"张医生救过我爷爷的命,求你们别让他失业。"

 张煜望向窗外,晨雾已经散尽。

 东直门中医院的红灯笼在朝阳下摇晃,像永不熄灭的生命之火。

 他摸出衣袋里的钢笔,金属外壳在晨光中泛着温润的光。

 这次,他看清了笔帽处细小的刻字——"仁心仁术"。

 华夏医师协会伦理委员会的会议室飘着檀香,张煜望着投影幕布上跳动的数据光标,喉结动了动。

 律师正在宣读《医疗伦理审查白皮书》,他注意到第三十二条被重点标红:"基因编辑临床试验需经全体委员会成员三分之二表决通过"。

 "张医生,您对'天使计划'了解多少?"委员会主任突然转向他。

 老人手中的沉香木手串泛着乌光,十二颗珠子正好对应着钟表的十二个刻度。

 张煜想起和睦家医院递来的合同附件。

 那页写着"天使计划"的A4纸飘着油墨香,项目介绍里"基因剪刀治愈儿童癌"的标题下,却用五号字印着"受试者家属需签署器官捐献同意书"。

 "这是医学进步的必要代价。"他听见自己说,尾音在空调风中发颤。

 窗外长安街的霓虹次第亮起,像一串永不熄灭的手术灯。

 散会时周楠在走廊堵住他。

 记者胸前的相机镜头盖还没打开,睫毛膏晕染出黑眼圈:"陆巍诊疗记录里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数值,比常规化疗高出四倍。"

 她递来的u盘里存着七百多页病历扫描件,最底下压着某跨国药企的内部邮件截图。

 张煜回到出租屋已是深夜。

 妻子蜷缩在旧沙发里,膝头摊着本《肿瘤靶向治疗手册》。

 穿刺结果单躺在茶几上,4b级的判定像道黑色裂痕。

 他注意到药盒旁多了瓶天竺产的仿制药,铝箔包装上英文标签的油墨印着淡淡血迹。

 "社区医院王主任给的。"妻子把药盒往他跟前推了推,"他说这是临床试验的安慰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