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不是M(第2页)

他让自己给那三名虚拟角色投喂大量格斗视频,然后投入云端,立即开始使用。

张顺林有些不理解。

新生交流赛的时候,明襄明明已经赢了A班的学生,为什么还要用这些模型?

张顺林发了个问号。

连匀:你觉得明襄新人赛胜出是因为实力压制?

张顺林立即懂了他的意思。

明襄胜出的大部分原因是经验。

她和m的对战几乎没有停歇。

A班的人训练一场大约花费半个小时,但半个小时足够明襄跟m打好几场,甚至是十几场。

张顺林想起了自己当时因为强烈好奇给明襄和A班其他学生做的战斗模型预测结果。

数据预测结果是绝对客观的。

在这当中,唯一的不确定性,是人。

如果不是楚溪,不是戚知,而是一个战斗经验和明襄同样丰富,且同时具备楚溪或戚知相同能力的人。

结果大概率会和模型预测的走向一致。

张顺林回复:行。

……

早上八点,周四的第一节正式课。

明襄和f班的人闲聊了会儿,捡起滚落的营养剂空瓶丢进垃圾桶。

她丝毫没意识接下来等待她的会是什么。

前半个小时没什么特别的。

直到她第五次登入云端。

环境昏暗,m的身影没入黑暗里。

明襄像往常一样,抡着拳头打向对方的脑袋,她的骨节像是锤在了钢板上。

耳边噔~的一声,还有回音。

明襄眉头一跳。

m什么时候加防御了?

不对。

这一局,m好像变矮了点。

m的身高、体型、样貌,全部按照自己一比一复刻,就连各项数据都是比对着自己小心调控。

这一把完全不一样。

开局的5秒内,明襄意识到了这一点——她好像不是m。

m每一次升级都没人给她通知。

现在换了训练的虚拟对象,同样没人给她通知。

思考间,对方已经冲着她追了过来。

明襄下意识后撤跟她拉扯。

她和m对战过上万次,该保持多远的距离,怎样拉扯,她已经刻进了骨子里。

明襄跑了七秒。

回过头,却发现和对方的距离比她想象的远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