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怎么会是八级!

护目镜只锁定了一部分,系统的大数据分析在反复比对和查验,但抓取的画面只有一小部分,辐射物种展露的部位不足以让它精准判断。

最后反复横跳后,红框消失——「判断失败」!

三人的护目镜里跳出来同一条信息。

这是辐射物种露出了冰山一角,最后飞快地缩回了地底,地面上甚至连孔洞都没有留下。

又消失了。

明襄蹲下检查。

用匕首撬动刚刚辐射物种出现的位置。

这一圈的土质和周围相比,是松软的。

也就是说,刚刚那只辐射物种在钻出一条通道后,撤离时又将洞口填住了。

匕首刀尖上传来黏腻的泥腥味。

什么东西能在土里自如行动?既能掏空一条道路,原路撤回的时候,又能完完整整的填补上这个空缺?

明襄脑子里瞬间闪现出一只长条形的生物画像——蚯蚓。

明襄终于想起来这个味道了,是蚯蚓粪。

放在几百年前,这是一种非常优秀的营养土。

明襄思绪飘得有些远,甚至在想,这种巨型蚯蚓产出的蚯蚓粪肥力会不会更足一点儿?

感知时灵时不灵,明襄丢失了对这只辐射物种的准确预知。

她握着匕首,小心翼翼地观察四周。

如果真的是这种生物的话,不仅仅是脚底,对方可以从任意一个角度冲出来偷袭。

她只能拼反应速度。

既然是为了驱赶和杀死入侵者,它出现的位置一定是她们三个的脚底、头顶,或者是身侧。

明襄整个人贴紧墙壁,墙壁上并没有什么有毒或者腐蚀性液体。

陈铮对她的动作不解,“你在做什么?”

明襄没说话,而是在护目镜上发送一条信息:我在吸引它。

如果说,异变是辐射物种的一种进化,那越高级,是不是说明进化程度也越高?对方会听懂她们的交谈内容吗?

明襄不确定。

就像钓鱼佬在鱼钩上放饵丢进池塘后,帽子一戴,连呼吸声都会变得更轻。

这一点明襄深表认同:钓鱼的时候,最好不要说话。

她已经很久没有把自己当诱饵了,因为感知的存在,她不需要做出这种自找死路的危险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