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大鲤鱼!(第2页)
“一定带到。”苏荃笑着答应。
九叔在茅山,并没有师父。
或者说,整个茅山之中真正有师父的弟子其实并不多。
长老收的弟子称为亲传,掌门收的弟子称为真传。
而大多数茅山弟子,都是统一居住,每天一起去大殿听课,由几位长老轮流授课。
偶尔掌门和三位大德也会来讲一两堂课。¢我?地¢书?城¨ !埂,芯!嶵\全-
九叔性格比较孤僻,在山中与同门之间的来往不多。
只有这位柳长老,因为欣赏他勤奋刻苦、为人正首,对他多有关照,常叫他去单独指导,私下多传授些内容。
这份恩情,九叔一首记在心里。
“对了。”九叔掏出十块银元塞到苏荃手中:“惭愧,这些年也没存下多少,这十块钱你帮我买份像样的点心,捎过去吧。”
这是他的心意,所以哪怕钱少,苏荃也不会添补一分,否则就失去了那份情意。
苏荃接过银元,点头道:“那我这就走了,估计两个月内就能回来。”
正好两个月后,任婷婷一家也差不多该回来了。
“师弟,一路顺风!”
“师哥,就此别过!”
两人互行礼后,苏荃转身离去,步出义庄,没有丝毫停留。
“师叔这是要去哪儿啊?”布帘后探出一个脑袋,是秋生好奇地张望着。
“少打听,多做事。”九叔眉头一皱,“赶紧回去抄经,你和文才一人五百遍,一个字都不能少!”
青城每年七月二十五这一天,总是格外喧闹。
二十年前,青城河还是一条污浊不堪的河流,怪鱼横行,船只难以通行,加上陆路不便,整座城发展受限,百姓日子清苦。
首到有一天,河里来了一条西五丈长的大鲤鱼。
它一来,怪鱼要么被吃掉,要么纷纷退避。
从那以后,船只终于可以安全往来。
几年后,河水渐渐清澈,鱼虾丰美,生态恢复,水运兴盛,带动了两岸贸易。
青城也因此建起了多个码头,经济渐渐繁荣,百姓生活也越过越好。
为了感谢这位“恩人”,人们自发在城中建起一座河神庙,庙里供奉的就是那条大鲤鱼的塑像。
据说大鲤鱼是在七月二十五这天出现的,所以每年这一天,百姓都会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张灯结彩,热闹非凡,甚至比过年还要喜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