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三国斐潜马月猴年

第3654章 朱笔轻描忠骨血,高台独咽万古灰

 一切似乎都没有什么问题。 

 为了确保自己了解到的信息是准确的,荀绍还试图单独接触韩浩的旧部,却发现他们被有意无意地分散安置在伤兵营的角落,且多数沉默寡言,神情木然。 

 当荀绍避开旁人,低声询问一名伤重的韩浩老部下当时详情时,那老兵浑浊的眼睛看了荀绍一眼,又迅速垂下,只嘶哑地重复着:『将军领我们……军令如山……死战不退……后来夺了军堡……』 

 再问其他,便闭口不言,眼中只有深沉的疲惫和隐隐约约的恐惧。 

 荀绍明白,这些人要么被下了封口令,要么心灰意冷,深知真相说出来不仅无用,反而可能引来杀身之祸。 

 这种情况他在山东之处,见得多了。 

 后世米帝之中,不少普通百姓民众会被一些电影电视误导,以为『投诉』是一个非常厉害的法宝,然后又有『顾客就是上帝』作为护身符,觉得自家花了钱了,就要如何如何,否则就是投诉如何如何,但是实际上,这不过是米帝资本主义有意引导的民众百姓之间内讧而已。 

 在米帝之中,投诉一个无权无势无钱的同样普通的百姓民众,那就很有效,毕竟剥削阶级原本就是没理由都要想办法剥削的,现在竟然有同类的举报,那就自然『光伟正』起来,『大义凛然』的对于那个被投诉的百姓民众加以『处罚』!罚款,扣工资,扣绩效,扣奖金! 

 资本家笑得合不拢腿。 

 然后呢?若是被投诉者是真的没做好,那倒也罢了,而往往更多时候是投诉者觉得自己要当上帝而未能如愿而已。 

 被处罚的只是恨投诉者,甚少会恨平台公司,毕竟平台公司有『苍蝇不叮』的法宝来应对,而投诉者也洋洋得意,觉得自己花得那点钱才算是值了,宛如上帝一般,让谁倒霉就倒霉,浑然没觉得自己成为了资本家的伥鬼。 

 若是换一个,有权有势有钱的,再投诉试试? 

 更关键的是,在曹義和荀恽的刻意安排下,一份丰厚的劳军之资,摆在了荀绍的帐篷里面。 

 这不仅仅是简单的钱财,更是代表了曹氏、荀氏显赫门第的无声压力,也摆在了荀绍面前。 

 荀绍无奈,他又找到了养伤的韩浩。 

 韩浩原先是不愿意见荀绍的,奈何荀绍再三要求。 

 在韩浩养伤的帐篷之中,荀绍见到了脸色苍白的韩浩。 

 荀绍询问关于军堡的战斗情况,韩浩所说的和荀绍之前询问那些老兵所言的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只不过在荀绍问及是不是曹義作为主导,制定了引诱司马懿的策略的时候,韩浩沉默了许久,最后才吐出了一个字,『是。』 

 然后韩浩便是再也不说其他了,只是表示累了,要休养。 

 旋即荀绍最后又见了夏侯献。 

 夏侯献就显得热情了许多,不仅是展示了他在战斗当中『缴获』的骠骑军的刀枪兵甲,也同时对于曹義的『英明领导』大吹法螺,表示一切都是在曹義的指挥之下,才能有如此耀眼的成就云云…… 

 临行前夜,荀恽更是私下找到族兄,有没有理不太清楚,但是动之以情绝对少不了,『族兄,此战虽有小挫,然最终夺回军堡,挫败司马懿南下图谋,确是不争之事实。父亲大人于前线,身系全局,日夜操劳。若是将士浴血,换来却是不谐之音,必然令父亲忧心,动摇丞相对将校之信任,岂非亲者痛仇者快?且曹子诚乃丞相族侄,深得信任,此战之功,亦关乎我颍川荀氏之声望……兄长明察秋毫,当知其中轻重。』 

 荀绍陷入了巨大的矛盾之中。 

 他看到了战场痕迹,听到了许多证词,但直觉告诉他事情绝非曹義战报描述的那般完美。 

 然而,曹義和荀恽的热情招待,韩浩以及老兵们的沉默,同族兄弟的恳请,外加上曹氏的压力,以及想到叔父荀彧在当下豫州的艰难处境…… 

 他最终选择了妥协。 

 他告诉自己:军堡确实夺回来了,这是最大的事实。 

 至于过程如何,伤亡多大,谁指挥有功,在丞相急需胜利的大局面前,或许真的没那么重要了。追查下去,除了让所有人难堪,甚至可能引发内部动荡,还能有什么好处呢? 

 就连当事人韩浩都选择了沉默,那么他又有什么好说的呢? 

 那么,为什么韩浩,以及韩浩的老兵会沉默呢? 

 因为在封建王朝之中,『申诉』,尤其是『越级申诉』,成功率太低了…… 

 被各种神剧所涂脂抹粉的大辫子,实际上就有一条『越级申诉』的条款——平民必须先告到县衙,越级上告就算有理也要先挨板子。板子轻一点,直接打残废,重一点的,也就物理消除了申诉状。 

 甚至在大辫子所谓巡查之时,巡查官员的行程路线全由地方官安排,百姓根本见不到。有个秀才在驿馆外跪了三天,最后被以『惊扰仪仗』罪发配。 

 这罪名,和『寻畔滋事』相差无几。 

 在华夏历代封建王朝之中,冤案平反率少得可怜,一旦举报失败,就意味着家族世代被列入『刁民册』,彻底丧失科举、从军等上升通道…… 

 韩浩选择沉默,是因为他明白即便是告倒了曹義和荀恽,又能如何? 

 韩浩不仅是有部曲,也同样有孩子,有家人。 

 他的部曲,同样也有孩子,有家人。 

 除非是『无敌之人』,否则谁敢乱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