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墨家和科学(第3页)

诸葛亮看出了刘备的顾虑,现在可不是先秦时期,儒家还不是一家独大,现在的儒家经过汉朝接近几百年的统治已经深入百姓生活和思想,如果现在要重用墨家,那可能会引来儒家人的反抗,到时蜀国可就不安稳了。

诸葛亮叹了口气:“主公,我们还是先继续看天幕吧,也许之后会有其他办法。”

如果说刘备是有些犹豫,那孙权则是无能为力,因为他的势力中最强大的就是世家,而这些世家都是儒家的拥护者,如果他要重用墨家,那这些世家可能就会像除去哥哥一样,设计除去他,当年许贡门客刺杀哥哥就是江东世家对哥哥的反抗行动之一,只是外人甚少知道而已。

而曹操则比其他两人要有选择的权利多些,毕竟他手下的势力不是世家一家独大,想要重用墨家,也可以推行,所以在其他两家都在犹豫的时刻,曹操已经派人去寻找墨家子弟了。

唐朝

李世民看到墨家居然可以在未来有这么大的能力,心中也不由的想去寻找墨家子弟,可是想到民间几乎没有任何墨家的信息,又不由的担忧是否能找到墨家子弟。

房玄龄看着陛下的表情,也明白陛下所思所想,虽然他是从小到大学习儒家经典的,但是他并不认为其他学说就一无是处,如果墨家真的能够如天幕上所说的那样厉害,那提拔墨家人也是没有问题的。

朝堂上不少的人也如房玄龄所想的差不多,但是不少世家出来的官员,则皱着眉头看着天幕。

世家能够一直存在,而且影响力这么强大,儒家是功不可没的,现在看着天幕上后人对儒家的诋毁,心中不由的气愤,也开始担心,后世如果人人都像素素这样学习如此多的知识,那世家还存在吗。

武周时期,武则天看着天幕上素素所说的学科,不由的眼前一亮,自己也可以在武周设立理科,让民间有这方便的人才进入朝堂,这样既可以打压世家,也可以增加自己手中的势力。

反正儒家那套在自己的打压下没有像前朝那样强盛。

宋朝

民间大儒看到后人不仅对墨家的奇技淫巧的敬佩,而且谈话之间对儒家的不屑的态度,不少人瞋目切齿、暴跳如雷。

“后人怎么如此对待儒家经典,那些奇技淫巧怎么能够和圣人之言相比。”

“果然是女子,她们如何能理解的圣人之言,她们就应该安分守己地待在家中,相夫教子,操持家务,这才是她们的本分。”

“兄台说的没错,若是让女子也去学习那些知识,岂不是乱了世间的伦理纲常?”

不止大儒,有不少男子也纷纷批判着素素。

当然有反对的也就有赞同的。

不少思想开明的儒家看着素素所说,也不由的担忧其儒家的缺陷,如后世之人所说,他们取百家之长学习,那他们是否也可以学下后世呢。

朝堂上,不少支持和反对素素话的也开始争论了起来。

尤其是新旧两党,司马光等旧党现在是对天幕已经厌恶到极点了,自从天幕出现,里面的表现种种无一不是与他们截然相反的思想,这让他们如何能接受。

可这天幕他们也没有办法关闭,只能干瞪眼看着。

而以王安石等人则对天幕上的未来充满了期待,现在宋朝正急需改革变法,如果能知道未来如何治理国家,那他们也可以借鉴一二。

明朝

朱元璋对于儒家既是崇敬也是不屑的,他知道儒家学说能够更好的帮自己统治百姓,所以对于儒家思想中强调的人伦、道德和礼仪等方面却有所保留,但是对儒家孟子的学说是反感的,他的统治需要强有力的皇权支撑,不允许“民本”的理念削弱他的权威。

虽然他对于儒家也有反感,但是不代表他能允许未来人对儒家的不屑,而且从天幕一直以来的表现来看,未来就是他们学习儒家的经典想来也就是那些民为贵的理念。

还有未来居然让他们的百姓学习政治,难道未来的统治者就一点都不担心吗。

而且他这几天也看到了天幕上百姓的生活,尤其担心如果民间百姓天幕看多了,到时民心不安稳了怎么办。

但对天幕他却没有任何办法。

底下的群臣看着自家陛下这又气又急的表情,默默地低下了头,不发一言。

朱标对于自家父皇这样的表现也无可奈何,其实他认为父皇有的事情做的太专制了,但是他是这获利的一方,也不好说什么。

清朝

康熙听到素素说英语,以为是自己听错了,又看向群臣问道:“她刚才说什么是基础科目。”

纳兰明珠上前说道:“陛下,素素姑娘说的是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为基础学科。”

康熙看到真的有英语惊讶的看向天幕,要知道就算他们满人入关以来,到现在都无法让汉人自愿学满语,为何未来之人要学习英语,英语他可是知道的,那不是西方的语言吗。

难道未来清朝的灭亡和西方有关吗。

特殊年代

“好啊,看来未来学生都全面发展了呢。”英俊男子笑道。

其他人听到素素对墨家的推崇,对儒家的抱怨也笑了笑,毕竟他们也知道现在国家这样落后的原因是什么。

那些孩子会抱怨也是正常的。

民间不少学生看到素素所说的话,也开始加入科学的学习行列,他们期望到时自己所学的知识能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