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物价(第3页)

有本事击退匈奴,派人前往匈奴那边寻找去,经过这段时间的民间和朝廷的寻找,国内能找到的食物种类越来越少了。

刘彻和桑弘羊看着这些商品的价格,眼中满是亮光。

这后世的商人也太会赚钱了,刘彻想到这里,突然眼前一亮,正好他打算再次让去病出征,正头痛军粮的紧缺。

要是用后世商人的办法来收割那些贵族商人地主手中的钱财,那岂不是不用为军粮烦恼了。

桑弘羊也想到了这个办法,但他觉那些人没有这么傻,他们肯定不会愿意买同样贵上好几倍的东西。

如果刘彻知道桑弘羊的心声,一定会表示,这不是问题,他们不想买,我有的是办法让他们买。

唐朝

“素素姑娘母亲手中的衣服有不同吗?”李世民一脸纳闷的看向观音婢问道。

而正兴致勃勃的看着天幕上衣服的长孙皇后听到陛下的问,回应道:“当然了,你没有看到那两件衣服的设计纹路是不一样的吗,而且有件衣服颜色更深些,有件衣服更浅些。”

“母后,天幕上的裙子都好漂亮啊。”年幼的丽质对于天幕上鲜艳的裙子喜欢的不得了。

“是吗,那丽质觉得哪几件最好看呢。”长孙皇后目光温柔的看着怀中的女儿。

“这件,这件,还有那件。”丽质指着天幕上裙子一个个的指到。

李世民看了下女儿指出来的衣服。

心中涌现了和白父扶苏之前一样的想法,这不都是差不多衣服吗,有区别吗。

唐朝不少女子看到天幕上的衣裙样式,很是心动,虽然有的样式不适合她们穿,但她们让人改改就可以了。

明朝

朱元璋皱皱眉头,这后世是不是对待商人太好了些,建这么大的商城,要耗费多少财力人力。

不过是卖东西,什么地方不是卖。

还有这些商人不愧是奸商,东西居然卖这么贵。

这后世都不管管的吗,不担心商人赚太多会影响到政权吗。

明成祖朱棣则比自己父亲对商人的态度开放多了。

既然后世能够这么支持商人经商,那一定是对国家有好处。

自己也许可以从中找到适合大明现在的经商政策。

清朝

雍正头痛的看着眼前奏折,自从天幕出现后,沿海不少人都开始偷偷的出海。

地方官员对这么多人出海也管不过来。

加上不少地方白莲教的势力在民间煽动,已经发生了不少和官府人员冲突的事件。

允祥看着自家四哥这烦恼的样子,脸上充满了担忧:“四哥,不如我们稍微放松海禁的限制如何。”

雍正听到十三弟的话,沉思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