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孔家

午饭后,白爷爷和白奶奶回屋睡会午觉去了。

素素则在客厅中玩了会手机也准备回自己房间睡一会。

起身看到一旁正发呆的扶苏问道:“你还要在这里坐会吗?”

“嗯?我现在也回房间。”扶苏听到素素的话,回过神,起身说道。

“你在想什么想的这么出神?”素素好奇问道。

“没什么,我只是在想后世评价圣人的标准和先秦时期的标准很不一样。”

素素听到这话,耸耸肩道:“古代统治者和读书人选的圣人,要不尧舜禹,再来就是周公、孔子之类的,不是思想家就是皇帝能臣。”

“而像药圣,木圣之类大多是民间百姓叫的多。”

“但我们后世可不管他们什么身份,只要在一个领域中他能做到极致,我们都可以称他为圣。”

“反倒是有些古代被称为圣的古人,有的在后世的名声可是被他们那些后人的所作所为受到牵连,变得没那么好,也有的因为被古人描述的太过完美而被质疑。”

“谁?”

“我先和你说说被儒家奉为圣人的尧舜禹吧。”

“还有他们!?”

“没错,因为我们后世人经过考古发现,《尚书》里面记载的圣王禅让也许只是儒家的幻想,真实的情况可能是舜囚禁尧、禹流放舜。”

“你们有什么证据说禅让是假的。”

“因为考古专家在陶寺遗址中发现了四千三百多年前的都城,而这都城的宫殿中充满了暴力战争的痕迹,其中还有人在骸骨上发现了插着象征王权的玉钺。”

“还有就是比司马迁著的《史记》还要早成书二百年《竹书纪年》上记载着上古的权力争夺。”

“虽然现在还有些谜团没有解开,但是从人性对权力的渴望这方面来说,可让不少人质疑,上古的禅让制就是后来人美化的结果,真实情况就是臣子篡位。”

“当然也有一种说法,就是尧舜禹禅让也可能是真实存在的,但应该也不会像儒家所描述的那样美好,毕竟华夏五千年,真正安稳的有几年,哪次的权力交替不是充满了残酷的斗争。”

扶苏脸上满是复杂的神态,毕竟权力的斗争是多么残酷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了。

“那还有哪些人被质疑。”

“周公旦,因为封建时期儒家对周公礼制的过度推崇,导致了社会等级固化,使得越往后的朝廷越封建,被现代人认为这是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最后就是孔子了,孔子的争议是比较大的。”

“孔子?!”这是扶苏怎么都没想到的,儒家思想不是在华夏延续了两千多年吗,对于孔子,不应该很是尊敬嘛。

“还不是因为他被儒家那些人吹捧的太高,儒家都快把孔子吹捧成神了,再加上他后人的那些行为,后世人对孔子的态度可是相当复杂。”

“至于孔子本身则是一些理论的不认同,因为时代的局限性有的思想过于理想化,根本不适合在现实中实行,像孔子主张的“为政以德”,让统治者以道德和礼教治理国家,反正我是没见过哪个朝代单纯用这个理念治理国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