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烤鸭,朱家父子(第2页)

“朱棣当初的封地是首都?”扶苏问道。

“对,朱棣曾长期镇守北平。”

“既然朱棣镇守边疆,为什么对朱允炆起兵的时候只有800人。”长期镇守边疆,手上应该有不少的士兵。

“明朝藩王不比周朝诸侯,他们只是拥有一定的军事指挥权,但军队的所有权还是中央掌控的。而且藩王的护卫军数量也是有限的,通常为三千至一万五千人,而且并非完全私属,所以朱棣虽在北平有影响力,但直接掌握的兵力并不多。”

“朱棣这样都能成功,还真是厉害。”扶苏感慨道。

“朱棣的军事才能确实很杰出,他从小就受到了严格的军事教育,之后又跟随徐达南征北战,在战场上略立奇功。虽然他起兵800人,但之后凭借其军事才能、策略以及对朝廷军队的逐步吸纳,最终成功赢得靖难之役。”

“而且朱棣可是是唯一一位以藩王身份通过武力成功夺取皇位的皇帝。”

扶苏问道:“朱元璋为什么要分封,前面朝代那么多例子不是说明了分封的问题。”

“因为朱元璋对权臣、武将极度不信任,而且又有汉朝外戚干政和唐朝藩镇割据为例子,所以他想通过分封子孙镇守各地,形成“家天下”的屏障,顺便也可以让子孙领兵抵御外患。”

“但事实就是朱元璋想的太美了,才离世几年,他选的继承人就被废了,连他统治的时期都被抹去了。”

“统治时期被抹去?”扶苏诧异道。

“朱棣登基后,直接废除了建文年号,将建文四年改为洪武三十五年,让自己的永乐元年直接衔接朱元璋的洪武三十五年,抹去建文朝的存在。”

“这是手动让他爸直接多活了四年啊,还真是他爸的好儿子。”扶苏被朱棣这自欺欺人的操作给弄无语了。

你说你做这些有什么用,你起兵这么大阵仗,百姓能不知道,就算修改史书,后世人该知道的还是知道。

周朝

姬发听到分封制,内心无奈的叹了口气,要是可以,谁会想要分封,不过是形势所逼。

他现在就算想改变,也无从下手。

战国

赢稷嘲讽道:“经过这么多朝代的教训竟然还敢分封,还想让皇帝和藩王共同守护天下。”

他也想的太美了,你看这不就出现了历史上唯一成功篡位的藩王。

秦朝

“这朱棣够有魄力。”嬴政称赞道。

这朱棣几乎可以算得上是另一个开国皇帝了,他几乎就是靠自己的军事能力,重新打下这天下。

扶苏看着朱棣和未来的自己这么相似的处境,却做出了这么大的成就,也是佩服不已。

汉朝

“这朱棣能力倒是不错,但是修改史书就没必要了吧,你看素素的样子,该知道的还是知道。”刘邦评价道。

张良摇了摇头道:“这样随意修改历史,可是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