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朱棣,永乐大典(第3页)

万书之书啊,要是能见识下就好了。

刘彻听到素素对朱棣派人下西洋的称赞,瘪了瘪嘴说:“朕将来也打下了很多疆土啊,难道就因为没有打到西方,所以就不能比秦始皇更厉害吗。”

下方群臣自家陛下这是心中有别扭了。

桑弘羊默默的翻了个白眼,你这是要准备以后往西方打嘛,以现在的国情,打这么多的仗,都不担心到时国家能否承受的住。

唐朝

“原来明朝皇帝是因为这个才被挖!”李世民震惊道。

“还真多亏了这位皇帝挡灾。”房玄龄感慨道。

“确实,不然以后世的挖掘技术,所有的皇帝陵墓都将不保。”李世民连连点头。

程咬金有些后怕的说道:“不过他们以前挖掘也太恐怖了,居然让那皇帝死无全尸。”

连程咬金这人都感到后怕,更不用说其他人了。

宋朝

司马光看着手中正编撰的史书,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动笔,这史书,他可没完全按事迹记载记录。

以后世人那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性格,有些记录的事情应该会被说的很惨。

但这边书主要目的是为皇帝提供治理国家和臣民的经验教训,有些写的夸大其词了应该也没事。

这么想着,他决定还是按原来的想法继续编写。

明朝

此时的殿中一片寂静,大家都悄悄的低着头感受着殿中的低气压,朱标和马皇后,有些哭笑不得的看着面部逐渐狰狞的朱元璋,和正借着大家身影遮挡小心往殿外退的朱棣。

“朱棣,你这混小子,瞎改什么史书,看你这作的,把自己的生母都作成了谜团。”朱元璋觉得朱棣这小子就是专门生下来气自己的,说着就站起来,跑过去追着朱棣跑出大殿,这小子实在太挑战他的底线了。

本来已经接受了他篡位的事情,忍着没打他了,现在又来了个更劲爆的消息,即使素素说了他那么多的功绩,也挡不住他心中的火气,他实在忍不住了。

马皇后也难得没拦着,老四确实该教训下了,自己千辛万苦生下的孩子,竟然被怀疑是其他女子生的,而这始作俑者还是自己的儿子,这怎么不让人气愤。

朱标看着在大殿外追逐的父皇和老四,无奈的摇了摇头,这四弟也是自己找罪受,本来今天他可以凭借素素说的那些功绩受到父皇的表扬,现在好了,表扬没有了,一顿打是跑不掉了。

已经登基的朱棣此刻被殿内的大臣看的浑身不自在,他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后果啊,早知道他就不改了,现在好了,后世人该知道的不知道,不该知道到是清楚的很,他白忙活一场。

至于后世人想挖自己的墓的事,反正有人替他挡灾了,他也不用担心,至于永乐大典,看后世人这么喜欢,那就让人多备几分好了,他们既然这么喜欢挖,那就把几分备份的埋地下,让他们挖个够。

朱翊钧此刻已经晕过去了,晕前就一个想法,为什么这个倒霉鬼会是他,他和永乐大典又没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