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扶贫,干部(第2页)
“是的,因为她的事迹很让人敬佩。”素素回答道。
“她的事迹?”
素素来到一旁沙发上坐下说道:“她是一个出生在偏远山村的女孩,虽然家里贫穷,但是她的长辈十分开明,希望她能够靠知识改变命运,所以就把她送到了城市里面上学,而她也不负长辈的期望,成绩优秀一直读到了硕士毕业。”
“毕业后她放弃了高薪工作,回到家乡开始了基层扶贫生涯,当时她回去后,被委任为一个重度贫困村的驻村书记,而她扶贫的那个村是在群山深处,村民的思想也比较守旧,所以刚开始她的工作并不顺利。”
“那她后来怎么成功的?”扶苏听到这开局,想到她最后成功了,好奇的问道。
“最开始的时候她为了让村民相信能够信任自己,平日就努力的让自己融入村民之间,和他们唠唠家常,帮他们做做家务之类的,之后熟络起来后,村民也就开始配合她了。”
“后来她和她的同事经过外出考察学习,回来后挨家挨户宣传发动,又请技术专家到现场指导,带头示范种植,在当地搞起了种植产业,就这样她成功带动了这个村的经济。”
“那现在那个村的百姓已经全部脱贫了吗?”
“他们在2020年底实现整村脱贫。”素素说完忍不住叹息道:“可惜,黄书记看不到了。”
“为什么?”扶苏不解。
“19年的时候百坭村因为暴雨发生了山洪,为了保护村里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她和自己身患重病的父亲过了父亲节后便连夜赶回百坭村,但中途因为山洪遇险了。”素素说道。
扶苏没想到最后会是这样的结局,也不禁为对方的牺牲感到惋惜。
周朝
姬发听到后世的扶贫行动,满脸的不可置信:“这真的能成功吗?”
他本以为后世让百姓能吃饱穿暖已经是很好了,没想到居然还有更难以想象的脱贫计划。
这后世的领导层是想要百姓过上什么样的生活的才觉得合适。
秦朝
淳于越等儒家人看到后世的扶贫计划,先是震撼,随即又满心的欢喜,要是后世真的没有贫苦,那就真的是大同世界了啊。
李斯听到后世为了这个计划派出了这么多的官员,顿感羡慕,后世真是不缺人才,只是一个计划,就可以派出这么多的人,哪像大秦,最缺的就是地方官员。
汉朝
刘邦听到这庞大的计划感慨不已:“后世朝廷还真是尽心尽力,为百姓脱离贫困还想了这么多的办法。”
吕雉则对那女子官员的事迹感到钦佩,也对她的早逝感到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