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阴山,李广(第2页)

“其实李广在卫青和霍去病还没成长之前,战绩也没有那么差,他长期镇守边郡,也多次击退过匈奴的小股袭扰,名声在匈奴之间也是威名远播,匈奴有时也会畏惧李广的勇猛,不敢犯境。”李源硕说道。

“那按你这个说法,这李广应该更适合做个小规模战斗方式的将领。”扶苏听到李广的战绩,说道。

“嗯,其实李广不适合大型作战的,只是李广对封侯有执念,汉朝的封侯标准又极为严格,以李广擅长的作战方式是很难达到的,所以他后来才会多次参加大规模的出征,才有了后来那么多的败战记录,最后还落得一个自杀谢罪的结局。”李源硕点点道。

“李广其实在刘启时期是有一次可以封侯的机会,只可惜他自己没有把握住,后面刘彻时期,打仗方式又大多是大规模作战,虽然历史上说他爱惜士卒,与士兵同甘共苦,但也因此军纪松散,带领军队都是依赖个人威望的多,而不是严明军纪,行军没有严整的阵型,这样打大型战役的时候怎么指挥。”素素虽然没有带兵打仗,但她也知道军人需要军纪才行,她赞同和士兵同甘共苦的行为,但军纪该严明的时候也要严明,毕竟严明的军纪也是在战场上保护士兵性命的一种方式。

“李广在刘启执政期间立过什么功?为什么没有封侯?”扶苏疑惑道。

“李广在刘启执政期间担任骁骑都尉,跟随周亚夫平叛平定了“七国之乱”,按照汉朝的军功制度,这样的战绩已经足够封了,但李广犯了一个致命错误,他接受了梁王刘武授予的将军印。”素素解释道。

“是梁王刘武私授将军印?”

“是的,梁王刘武是刘启的弟弟,深受窦太后宠爱,当初他也有争夺皇位的野心,刘启对刘武极为忌惮,而李广作为朝廷将领,却接受了刘武的封赏,这在刘启看来无异于站队梁王,刘启怎么还可能给他封侯。”

“而且李广当时不仅没有得到任何封赏,还被调任边郡太守,远离了朝廷核心。”素素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李广这当官的政治灵敏度竟然这么低,要是他再多活几年,她都感觉李广能不能在刘彻晚年逃过朝廷大逃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