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贞节牌坊(第2页)

同时对朱元璋不由生起了一股同情,不知道他如果知道自己在几百年后有个专门找他缺点的黑粉会是什么样的感受。

“贞洁牌坊是什么?”扶苏不解道。

“是古代为表彰女性“守节”行为像守寡不嫁、殉夫、未婚守节之类而设立的纪念性建筑,通常会由官方或宗族立牌坊以褒扬。”

素素说到这,拍了拍副驾驶的扶苏说道:“说起来还和你父皇有些关系,扶苏,你应该知道怀清台吧。”

扶苏听到这熟悉的称呼,愣了下,接着疑惑的点了点头:“嗯,不过这和贞节牌坊有什么关系,怀清台只不过是父皇深感寡妇清疏财卫国的大义之举,在她逝世后为她修建的高台以表彰她的忠贞爱国之心而已。”

“但你父皇封她为“贞妇”,又为她修建怀清台,导致这被后世认为是历史上第一个贞节牌坊。”素素无奈道。

“虽然父皇是佩服寡妇清在丈夫逝后终身不嫁,但封她为“贞妇”的最主要原因是她曾出巨资修长城,为秦始皇陵提供大量水银和朱砂啊,在大秦讲究女子贞洁,我父皇疯了才会为这个原因追封寡妇清。”那时候大秦最缺的就是人口,父皇岂会不清楚女子要是都守寡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这就要问后面文人为什么这么理解了,接着就是汉朝,但汉朝当时对女性的表彰更侧重于“孝行”或“德行”,而非单一的“贞节”,再来就是明清时期立牌坊的风气开始大规模的兴起了,其中朱元璋就曾下诏鼓励寡妇守节,免除其家庭徭役;清朝则进一步制度化并达到了顶峰,甚至出现了望门寡。”

“望门寡是什么?”

“就是未婚夫死后女子终身不嫁。”

扶苏听的困惑极了,看向素素问道:“明清两朝的皇帝是嫌百姓太多了?”

守寡不嫁他还能理解,可能有的人和丈夫感情好,或者家里有孩子,不想再嫁,但未婚守节是不是太过了,都还没成亲,女方又不是吃男方家大米长大,给男方守什么节,都这样,还有多少女子可以结婚生子。

大秦当初为了增加百姓数量,可是制定了许多关于的鼓励寡妇再嫁政策,毕竟战争导致的百姓数量短缺实在太严重了。

“说白了就是借用儒家伦理,巩固他们的统治,也能更好的控制百姓思想,至于百姓数量,清朝就不用说了,他们巴不得汉人更少些,这样他们满清的政权能更牢固。”

“朱元璋的话,我也不知道他脑子里想什么,不过尽管朱元璋大力提倡贞节牌坊,但明初社会对女性再嫁还是相对宽容的,法律也允许寡妇改嫁,贞节的极端化是在明中后期才逐渐加强的,只能说他提倡了,但并没有影响到明初的百姓人口数量,所以他也可能不认为这会有什么影响吧。”

周朝

“尚父,你能理解明清皇帝的想法吗?”姬发被素素的话说的一脸懵,他突然觉得自己好像读书太少了,完全理解不了后世皇帝的想法。

姜子牙轻咳了声说道:“天子,这些东西我们不需要理解,这些想法对大周只有百害无一利。”

秦朝

秦始皇被气笑了,他不信自己给巴清封“贞妇”的原因没有记录下来,后面的朝代可真行,这都能扯到他头上去。

大秦不再嫁的寡妇少吗,他闲的没事才给一个不再嫁人的寡妇赐封。

要不是“贞妇”这封号已经赐下去了,巴清也去世多年了,不然他绝对要给巴清修改封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