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玉米(第2页)
“不过虽然是种了很多,但是玉米的供应还是不足,有一部分还是需要从国外进口才能弥补缺口。”
在李源硕和扶苏解释着玉米的用途时,素素这边也在问导游关于玉米的历史。
“导游姐姐,玉米最早的状态真的是像一个草一样的植物吗?”素素好奇道。
“对,21世纪初的生物学家通过研究发现玉米最早可能是类似于大刍草这样的野草驯化来的,而这个结论也得到了考古学家们的证据支持。”
“考古学家发现了什么证据?”
“在莫西哥一个叫吉拉纳蒂兹山洞中考古学家们发现了距今约6200年的玉米遗迹,这些早期的玉米仍保留着大刍草的某些特征,这也表明了当时玉米的驯化尚处于初期阶段。”
“那它们是怎么变成现在这样的,野草和玉米相差也太大了。”
“这说起来就是很长的故事了,不过用一句话总结就是不断的自然杂交与人工共同作用而演变过来的。”
“植物杂交还真是神奇的演变。”素素想着自然界有那么多植物因为自然杂交而发生演变,突然觉得植物比动物厉害太多了,虽然一动不动,但它有些本事还真是动物比不上的。
周朝
姬发在听完玉米的由来后,只觉得一阵头疼,最初的玉米居然会是像野草一样的东西,那岂不是说很多后世的农作物,在他们这个时代,其实和后世不一定一样。
本来想找后世那样的粮食种子就难了,现在还难上加难,这不是给他出难题吗。
姜子牙看着天子这不好看的脸,叹了口气道:“天子,有些事情还是随缘吧,能找到最好,要是找不到,那只能说明我们这一辈的人和它们无缘。”
姬发如何能不懂这道理,但是他还是希望,能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找到更多的粮食种子,这样大周才能多一份保障。
战国
农家的不少人对于后世的农业研究向往已久,现在听到后世出现了这么多“神农”般的人物,只觉得自己真是生不逢时。
许行看到其他人的惋惜神情,道:“好了,不好可惜了,后世研究这些粮食增产问题也不是几年就完成的,他们也是用了很长的时间,而且我们也学到了很多关于后世的知识,把它们利用起来去做研究,说不定我们也不会比后世人差不是嘛。”
秦朝
嬴政一听导游说的玉米的起源,脸色就难看了几分,莫西哥这个国家他之前就从地图上看到过它的地理位置了,这可是在北美洲。
现在的大秦航海发展可不像后世,连去倭国一时半会都不能马上出航,更不用说那么远的北美洲了。
李信看着陛下身后的世界地图,突然惊喜道:“陛下,臣发现后世的俄国和米国离的很近,要是我们从俄国那边出发去北美洲,是不是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