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回校(第3页)
现在嘛,有这么好的人才基地,他怎么能不想办法招揽,齐国的稷下学宫废了,不是还有他秦国的稷下学宫不是。
秦朝
淳于越看着那个个青春活力的学子,羡慕道:“什么时候我们的学院也能有这么多学子就好了。”
虽然现在的大秦已经建立起了学院,但可惜人才比起春秋战国时期凋零了不少,即使想复原当年稷下学宫的景象都需要一段时间,更何况像后世那样的景象。
“慢慢来吧,起码现在陛下已经开始在民间建立学院了,想来再过几年或者十几年,我们的学院也会如后世学校一般。”墨家巨子对现状已经很满意了,起码他们墨家不仅没有被陛下遗弃,甚至在有些方面比法家都更受重用。
宋朝
苏轼一脸惋惜的说道:“要是素素他们当时也能抄阅下先秦的诗歌和先辈们的著作就好了。”
“哥,你是嫌后世学生太轻松了吗?”苏辙听到这话,无语极了,后世的学子已经这么多课程了,要是素素他们再带些古代文学方面的著作回去,他都不敢想象,那语文课本又要厚上多少。
苏轼本来惋惜的表情因为这话顿时变成了不怀好意:“你不觉得后世的文学方面比起我们来说落后很多吗,看看他们平时表达东西的用词,太普通了,他们应该多学学先辈们文学知识,提高下文学涵养才对。”
虽然他知道大宋有不好的地方,但一直被后世人说,他还是有些脾气的,这好歹是他的故国,现在好不如意有机会让他也说说,他怎么能放过这机会。
特殊年代
“要是我们现在和平了,我也想和素素那样到处走走,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
“可是就算和平了,我们的交通没有后世那么方便,要是一直在外漂泊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又算什么难事,只要想出去走走,即使是用双腿都行,明朝的徐霞客不就是用双腿游历祖国的吗。”
“现在敌人还没赶走呢,你就想着未来的事啊。”
“有美好的未来做憧憬,才能活的有希望不是。”
校园内的学生们不少人听到这话,都兴致勃勃的开始说着等和平后,自己要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