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4章(第2页)
“林帅此策,正是要选拔出那些有大毅力,有大恒心,愿意深入基层,愿意为国奉献的实干之才!让他们去最艰苦的地方,磨练心性,增长才干!这,才是对‘为国选才’最好的践行!怎么到了诸位大人的口中,就成了破坏科举,动摇国本了呢?”
邬思辨这番话,句句如刀,字字见血!直接将那些反对者高举的道德大旗,撕得粉碎!
“你……你这是强词夺理!”礼部尚书气得浑身发抖。
就在这时,又一个年轻的身影,从翰林院的队列中站了出来。
“廖常志,附议邬大人!”
来者,正是林尘昔日在京师收下的学生,如今已是翰林院编修的廖常志!
他对着众人,长揖及地,朗声说道:“恩师曾教导学生,读书人读书,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若读书,只为金榜题名,只为高官厚禄,那与营营苟苟的商贾,又有何异?”
“如今,国家有难,西南边陲,百姓困苦,正是我辈读书人学以致用,报效国家之时!‘三支一扶’之策,给予的,不是什么‘终南捷径’,而是给予了天下寒门士子一个深入民间,一展所学的机会!一个为国为民,建功立业的机会!”
“学生不才,愿为天下士子之表率!恳请陛下,恩准学生,为‘三支一扶’第一人!待此策推行,学生愿即刻辞去翰林院之职,远赴西南,支援教化!纵使埋骨青山,此生无悔!”
廖常志这番宣言,让在场所有人都为之动容!
如果说,邬思辨的辩驳,是锋利的匕首,那么廖常志的请愿,就是滚烫的热血!
“说得好!”
户部尚书陈文辉,这位朝中重臣,此刻也站了出来,沉声说道:“陛下!臣以为,此策于国有利,于民有利!我户部,全力支持!西南若能长治久安,未来三十年,能为国库省下何止千万两的军费!这笔账,谁都会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