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富察琅嬅32(第2页)

琅嬅和弘历相视一笑,眼中满是欣慰。

孝期结束后,朝臣们本以为终于可以选秀了,却没想到弘历又抛出一记重拳——他下旨封哈姬兰为“固伦和敬公主”,并特许她参与朝政,与皇子同等待遇。

这道旨意一出,朝野哗然。以张廷玉为首的大臣联名上奏,声称“女子干政,有违祖制”。

弘历冷笑一声,当朝驳斥:“朕看你们是迂腐不堪!哈姬兰天资聪颖,远胜寻常男子。朕让她参政,是为国储才!”

有大臣不死心,又拿子嗣说事:“皇上,国本为重。公主再优秀,终究要出嫁。还请皇上广纳嫔妃,早日诞下皇子...”

“放肆!”弘历拍案而起,“朕的家事,轮不到你们指手画脚!”

他当即下令,将那大臣革职查办。其余人见状,再不敢多言。

就这样,哈姬兰正式踏上了政治舞台。她每日随弘历上朝,下朝后还要学习治国之道,忙得脚不沾地,却从不叫苦。

琅嬅心疼女儿,常常亲自下厨给她做爱吃的点心。哈姬兰总是狼吞虎咽地吃完,然后撒娇地靠在母亲怀里:“额娘做的点心最好吃了!”

乾隆五年,十二岁的哈姬兰迎来了人生的重要转折。弘历在朝堂上宣布,正式授予她批阅奏折的权力,并特许她在养心殿旁设一个小书房,专门处理政务,就如同当初的太子一样。

朝臣们已经习惯了这位与众不同的公主,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少。一方面是因为弘历的铁腕手段,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哈姬兰确实展现出了过人的才能。

她提出的治河方案被证明切实可行;她主持修订的税法让国库收入大增;甚至连边疆战事,她都能给出独到见解。

渐渐地,“和敬公主”的名号在朝野上下传开。百姓们津津乐道这位神奇的公主,甚至有人开始暗中称呼她为“女太子”。

这一日,哈姬兰在批阅奏折时发现了一个问题:江南织造上报的丝绸产量与税收严重不符。她立刻召来相关官员询问,对方支支吾吾,明显心中有鬼。

“皇阿玛,”哈姬兰拿着证据找到弘历,“儿臣怀疑江南织造有贪腐行为。”

弘历仔细查看了她整理的资料,眼中闪过赞赏:“不错,观察入微。这件事,就交给你全权处理如何?”

哈姬兰眼睛一亮:“真的吗?儿臣一定查个水落石出!”

就这样,哈姬兰带着一队侍卫,悄无声息地下江南查案去了。琅嬅虽然担心,却也知道这是女儿必经的历练。

三个月后,哈姬兰凯旋而归。她不仅查清了贪腐案,还顺藤摸瓜,揪出了一整个利益集团。弘历龙颜大悦,当朝嘉奖,并赋予她更大的权力。